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48篇
  免费   4394篇
  国内免费   2223篇
电工技术   209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896篇
化学工业   13525篇
金属工艺   1166篇
机械仪表   4111篇
建筑科学   1121篇
矿业工程   1042篇
能源动力   2375篇
轻工业   10660篇
水利工程   392篇
石油天然气   20066篇
武器工业   101篇
无线电   4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6篇
冶金工业   1013篇
原子能技术   81篇
自动化技术   1045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723篇
  2022年   1408篇
  2021年   1730篇
  2020年   1829篇
  2019年   1813篇
  2018年   1509篇
  2017年   1877篇
  2016年   2072篇
  2015年   1920篇
  2014年   3207篇
  2013年   3395篇
  2012年   3924篇
  2011年   4038篇
  2010年   2891篇
  2009年   2712篇
  2008年   2324篇
  2007年   3104篇
  2006年   3343篇
  2005年   2931篇
  2004年   2600篇
  2003年   2414篇
  2002年   2111篇
  2001年   1758篇
  2000年   1580篇
  1999年   1299篇
  1998年   1040篇
  1997年   902篇
  1996年   705篇
  1995年   563篇
  1994年   427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1年   6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稠油油藏污染井产能模型及压裂增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稠油油藏压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方法和技术上,产能预测仍然使用达西流模型。笔者基于稠油的非牛顿特性,考虑流体的启动压力梯度,推导出了稠油储层污染前后的垂直井产能预测模型,以及污染井压裂前后的产能模型。分析了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参数对产能模型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非牛顿性越强,影响就越明显。计算表明,无论是稠油油藏还是普通油藏,压裂增产是很明显的,但经验公式增产更明显,这说明了对稠油油藏非牛顿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稠油油藏污染井压裂增产模型为稠油油藏的污染井压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仑16块泡沫辅助混气水驱先导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色盆地子寅油田仑16块砂岩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水驱剩余可采储量少,注水开发效果差。为提高区块采收率和开发效果,借鉴百色油田灰岩裂缝性油藏空气泡沫驱的成功经验,开展了泡沫辅助混气水驱先导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层温度49·5℃的低温轻质油藏中,注入的空气与地层残余油可以发生低温氧化(LTO)反应,产出气中氧含量低于2·6%,未出现气窜现象;对应油井产油上升、含水下降,预计最终采收率将提高10%左右,投入产出比大于1∶3·2。该试验的成功对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套保稠油油田火烧油层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火烧油层的筛选标准、实际地质条件及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入手,对该油田火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套保油田进行火烧总体上是可行的,在实际火烧时应避开底水的影响,火烧区域应选在构造高部位或仅烧其主力层。  相似文献   
125.
Logistic模型的改进及在油藏可采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油气藏未来的经济可采储量,依据油气藏随开发必然要经历产量递减和生产收支平衡的实际。利用Logistic模型中技术可采储量、产量与时间的相互关系,经推导和改进后,再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废弃产油量,预测油气藏的有效生产时间及其经济可呆储量。实践证实,改进后的Logistic模型预测结果更符合油气藏的生产实际,能为油气藏的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6.
魏海 《中国海洋平台》2006,21(4):46-49,32
通过多年在蓬莱19-3油田FPSO和渤中25-1油田FPSO设备维护和管理的经历,从船体、上部模块、单点系泊等方面,对这两艘FPSO上的一些系统和设备在设计方面各自的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7.
针对加油站在油品进、销、存方面因管理和人为作弊而产生的损耗大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各环节交接手续要严密完备;发货方实施保量运输,选择信誉好的承运方;在销售、储存方面应加强管理,推行加油站计量员、账务员集中管理,主要账表电子表格化,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执行责任追究制并与效益工资挂钩。  相似文献   
128.
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45℃下对溶解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表观黏度(170 s-1)的影响作了全面的实验研究。采油污水取自大庆采油二厂,矿化度4013、Fe3+、∑Fe、SO42-分别为0.2、1.09、.6 mg/L。厌氧实验操作和测试均在Bactron 1.5型厌氧室中进行。污水中SRB菌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厌氧条件下增速远大于曝氧条件下的增速,放置7天时菌数相差6~600倍。用脱氧和含氧加盐蒸馏水配制的抗盐型和功能型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均随放置时间延长(1~10天)而减小,脱氧溶液的黏度总是明显大于含氧溶液。0.5 g/L超高分聚合物溶液在厌氧和曝氧条件下放置时,黏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减小,分别由1天时的22.2和28.8 mPa.s减至60天时的2.7和3.4 mPa.s,曝氧条件下的黏度总是大于厌氧条件下的黏度;加入甲醛杀菌剂使溶液黏度的减小趋缓,60天时为8.9和9.6 mPa.s;在4~8mg/L范围改变含氧量,当含氧6 mg/L时放置2~40天时的黏度均最大,40天时为18.2 mPa.s。6 mg/L为污水的合理曝氧量。分析了聚合物降解、SRB菌作用、杀菌剂作用等机理。表6参10。  相似文献   
129.
采用自行研制的水力旋流器进行了降低酸性油酸值的工业实验。实验表明,水力旋流器可将酸值为13.3 mgKOH/g的酸性油酸值降至12 mgKOH/g左右,从而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沉降时间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130.
罗茨真空泵主轴输入端动密封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罗茨真空泵轴封漏油的原因,介绍了提高轴封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