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39篇
  免费   15679篇
  国内免费   10051篇
电工技术   10037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9832篇
化学工业   14122篇
金属工艺   16474篇
机械仪表   24846篇
建筑科学   26689篇
矿业工程   16558篇
能源动力   7650篇
轻工业   4530篇
水利工程   10677篇
石油天然气   13458篇
武器工业   3449篇
无线电   159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196篇
冶金工业   5503篇
原子能技术   2057篇
自动化技术   16351篇
  2024年   2089篇
  2023年   6991篇
  2022年   6304篇
  2021年   8087篇
  2020年   7675篇
  2019年   8236篇
  2018年   3893篇
  2017年   6329篇
  2016年   7220篇
  2015年   8385篇
  2014年   13727篇
  2013年   11227篇
  2012年   12758篇
  2011年   12559篇
  2010年   11569篇
  2009年   11645篇
  2008年   12469篇
  2007年   11273篇
  2006年   9137篇
  2005年   8089篇
  2004年   6818篇
  2003年   5860篇
  2002年   4649篇
  2001年   4059篇
  2000年   3294篇
  1999年   2923篇
  1998年   2403篇
  1997年   2272篇
  1996年   2116篇
  1995年   1691篇
  1994年   1438篇
  1993年   1131篇
  1992年   1152篇
  1991年   931篇
  1990年   848篇
  1989年   686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9篇
  1951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摘要:为了研究300M超高强钢在中性盐雾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腐蚀机制,采用失重法,宏观、微观腐蚀形貌分析,三维表面轮廓分析及电化学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表征腐蚀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0M超高强钢在中性盐雾环境中的腐蚀产物为FeOOH、Fe2O3、Fe(OH)3和Fe3O4;腐蚀速率随着腐蚀时间逐渐降低,腐蚀后期(72h)腐蚀速率降低50%;腐蚀初期以点蚀为主,点蚀坑通过横向扩展,逐渐发展为后期的均匀腐蚀,腐蚀表面形貌呈沟壑状;外腐蚀层对基体的保护能力很弱,Cr元素在锈层靠近基体的一侧偏聚使内腐蚀层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92.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决坚硬顶板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以慈林山矿为研究背景,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力压裂参数不同应力差、不同预制裂缝角及不同浓度压裂液对岩石破裂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差的增大,岩石的起裂压力呈现出减小的趋势,且随着预制裂缝角的增大,岩石的起裂压力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同时,适当地改变压裂液粘度对岩石的压力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慈林山煤矿的坚硬顶板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效地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及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4.
刘伟婧  刘建月  刘晓芳 《橡胶科技》2020,18(6):0312-0315
研究轮胎材料分布图精确复原方法。通过在轮胎内侧填充具有"流-固"态变化特性的流体材料,如环氧树脂硬胶,保持胎里轮廓形状,将轮胎与填充体共同切割,避免了轮胎切片后内应力释放造成的形变,保证断面上各个部件的尺寸、形状与完整轮胎真实状态一致。对填充固化材料的轮胎切片断面进行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获得精确的轮胎内外轮廓,在此基础上复原出比较精确的轮胎材料分布图,用于建立有限元仿真计算的几何模型,对195/65R15轮胎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轮胎充气外缘尺寸的仿真精度较高,仿真得到的轮胎轮廓与轮胎真实轮廓吻合度非常高,仿真得到的轮胎接地印痕形状与试验测得的轮胎接地印痕形状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95.
在参考传统铸铁扣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新型全钢扣件。对传统铸铁扣件和新型全钢扣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全钢扣件的抗滑性能优于传统铸铁扣件。对新型全钢扣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传统铸铁扣件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样表明新型全钢扣件的抗滑性能优于传统铸铁扣件。最后在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扣件的抗滑修正系数μ,可以通过模拟更好的计算出扣件的实际滑行位移,为施工中的脚手架可能产生的滑移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脚手架扣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非连续采空区矿柱力学原理,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形成的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所受的力主要为覆岩的自重应力,水平应力对其影响不大;随着埋深的增加矿柱承受的垂直方向的力近似呈直线增加;随着非连续采空区跨度的增加(进路数量增加),非连续采空区受垂直方向的应力逐渐由围岩两侧向矿柱中间过渡。  相似文献   
97.
为保证排土场安全生产,以南美某铜矿排土场边坡为例,应用极限平衡法模拟现状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入渗前后以及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渗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降雨入渗之前,排土场安全系数高于规范值,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降雨入渗之后,边坡体积含水率增加,土体发生软化,强度参数降低,边坡沿软弱层面发生滑动破坏,造成边坡失稳;在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下降明显。在其基础上,利用MIDAS软件建立排土场边坡三维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排土场最易发生屈服的区域为坡角基底处,其物理力学指标较低,底部土体先发生屈服破坏,之后带动上部台阶边坡发生破坏,排土场破坏模式主要以深层滑动为主。2种计算方法结果得出边坡破坏模式不同,边坡发生破坏的趋势相近,体现了2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
99.
针对矿山18线南西翼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通风系统不完善、风量欠缺、污风无法及时排出等问题,运用风压平衡原理、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模拟技术展开研究,拟定了3种可行的通风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新掘18线905~855 m回风井(1.5 m),保留该井905 m 水平回风机站,并在855 m 水平新设1台K45 6 №12风机(18.5 kW)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8线南西翼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0.5 m3/s,井下风流的可调性和稳定性增强,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0.
张乔 《现代矿业》2020,36(10):173
科学合理地确定矿山隔水护顶矿柱安全厚度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为保障某铁矿地表民房、道路等建(构)筑物安全,防止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导水裂隙带贯通第四系含水层,采用荷载传递交汇线法、K.B.鲁别涅依他估算法和冒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估算法3种理论分析方法对隔水护顶矿柱厚度进行计算,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留设隔水护顶矿柱后的开采过程安全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3种理论计算方法得出的隔水护顶矿柱厚度分别为14.3~17.3 m、17.5~31.4 m和41.8~57.4 m,推荐隔水护顶矿柱留设厚度为60 m。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留设60 m厚的隔水护顶矿柱的基础上,开采区域和隔水护顶矿柱位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约0.47 MPa,矿山开采不会对隔水护顶矿柱造成破坏;地表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约5.8 cm,最大垂直位移约26.5 cm,最大倾斜为1.70 mm/m,最大曲率为0.20 mm/m2,最大水平变形值为0.70 mm/m,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预测矿山开采不会造成地表建(构)筑物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