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74篇
  免费   9787篇
  国内免费   6420篇
电工技术   3645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8146篇
化学工业   6163篇
金属工艺   2503篇
机械仪表   5023篇
建筑科学   14544篇
矿业工程   7996篇
能源动力   1044篇
轻工业   5567篇
水利工程   4062篇
石油天然气   8865篇
武器工业   603篇
无线电   85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73篇
冶金工业   3605篇
原子能技术   761篇
自动化技术   21940篇
  2024年   1435篇
  2023年   4705篇
  2022年   4366篇
  2021年   4751篇
  2020年   4533篇
  2019年   4518篇
  2018年   2250篇
  2017年   2920篇
  2016年   3324篇
  2015年   3938篇
  2014年   6591篇
  2013年   5205篇
  2012年   5799篇
  2011年   5670篇
  2010年   5157篇
  2009年   5140篇
  2008年   5943篇
  2007年   5335篇
  2006年   3791篇
  2005年   3954篇
  2004年   3116篇
  2003年   2546篇
  2002年   2129篇
  2001年   1794篇
  2000年   1672篇
  1999年   1257篇
  1998年   1092篇
  1997年   903篇
  1996年   741篇
  1995年   679篇
  1994年   605篇
  1993年   419篇
  1992年   356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7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82.
根据某油田的低阻岩心和常规岩心资料建立数字岩心,通过对比研究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度、粘土含量、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泥浆滤液侵入程度等对岩心电阻率的影响情况,认为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度、粘土含量是导致该区块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大庆油田的开发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厚油层动用程度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是有效的提高厚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在"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注聚阶段中注采比对井间压力、含水饱和度等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注采比对开发层位的井间压力及饱和度的影响,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相同的开发模式不同注采比的生产情况,绘制了不同注采比情况下,不同层位的井间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变化情况,为维持地层压力平衡,保持油田稳定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为综合评价现有的相关滤波类算法,对典型的相关滤波跟踪器进行全面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滤波器的设计提供指引。从相关滤波跟踪理论的一般框架切入,重点对当前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滤波跟踪器即KCF,DSST,HCF和ECO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分析以及在大规模公开数据集OTB100上的实验表现详细地比较各算法的优劣。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卷积特征的算法在跟踪准确性和鲁棒性上相比单纯使用人工特征的算法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跟踪速度也会急剧下降,具有尺度估计模块的跟踪器能够得到更优的跟踪成功图表现。最后对深度学习结合相关滤波方法存在的实时性不足、长时跟踪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离子侵蚀对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过渡区的影响,借助SEM和EDS,以Ca元素和Si元素为特征元素进行面扫描,实现了对骨料和砂浆基体的区分,发现了经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浸泡60 d后的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趋于疏松;以S元素和Cl元素为示踪元素,观察到其在界面区的富集,证明了界面过渡区是离子侵蚀的主要通道;浸泡60 d后界面区显微硬度分别下降约70%和20%,界面过渡区宽度分别增加约50%和20%.研究实现了对离子侵蚀后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位置和范围的界定,且表现出与显微硬度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6.
王冬  李硕  杨硕  纪雷鸣 《化工科技》2020,28(2):77-8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碱液吸收法、酸吸收法、O_3氧化吸收法以及等离子体活化法是目前工业脱硝技术中的主要技术。详细论述了上述脱硝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发展前景,分析对比了上述工业脱硝技术的脱硝率、优缺点及应用现状,预测判断了中国工业脱硝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7.
荆山玉是湖北省保康县新发现的一个玉石品种,形成于大陆边缘—洋盆区过渡带的热水沉积环境,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灯影组的一种硅质角砾岩:原地震碎角砾岩,由角砾和胶结物二部分构成,角砾局部可拼接;角砾成分为早期硅质岩碎裂产物,胶结物除早期硅质岩碎裂产物外,还有少量后期充填的石英、铁质等,受角砾、胶结物颗粒大小、裂隙发育程度不同的影响,后期热液改造程度不同,角砾和胶结物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色调与铁质有关。荆山玉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第一阶段,低温150~225℃、弱氧化—弱还原条件下热水成因的硅质岩形成;第二阶段,热力膨胀外力作用下,硅质岩局部原地震碎形成硅质角砾岩,热水温度243~340℃,富氧氧化—贫氧过渡环境,红褐色的Fe~(3+)在胶结物、裂隙中富集;第三阶段,热水温度116~127℃、缺氧还原条件,黄色的Fe~(2+)在胶结物、裂隙中富集。  相似文献   
88.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为了能够向用户提供既可靠又高效的系统及软件更新方法,我们设计了以镜像源管理服务器为主的软件更新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镜像源管理服务器技术的设计方案,并对技术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技术方案的验证方法和验证结论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镜像源管理服务器技术在实现中,相较于当前Linux通用的镜像源更新方案,能够避免单一镜像源更新不够及时的问题、源服务器网络负载过高问题,为用户提供稳定且快速的资源下载。  相似文献   
90.
带式运输机是重要的连续性运输设备,皮带撕裂是造成带式运输机运输失效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了引起皮带撕裂的常见原因,并给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针对皮带撕裂现象构建皮带撕裂实验平台,并通过皮带受力应变实验分析掌握了皮带撕裂的特征,为预防皮带撕裂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