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2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466篇
化学工业   61篇
金属工艺   92篇
机械仪表   63篇
建筑科学   1664篇
矿业工程   4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58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6篇
冶金工业   6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Thermo-plasticity of homogenized 7050 aluminum ingot was investigated by instantaneous tensile tests conduc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sting temperatures, the strength decreases, and the plasticity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in homogenized 7050 ingot. When the studied alloy is deformed between 380 °C and 420 °C, the deformation resistance is lower and plasticity is better. And the actual heating temperature for ingot before hot extrus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between 360 °C and 400 °C. At low tensile temperatures, the deformation structure is mainly composed of dislocation substruc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sting temperatures, transgranular fracture transforms into intergranular fracture progressively during deformation. At high tensile temperatures, the grain boundaries are weakened, deformation is concentrated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and the re-orientation of equilibrium phases at grain boundaries appears.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5根PHC管桩进行低周往复加载,分析其受力状态、破坏形态、承载力、滞回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桩径、有效预应力及配置非预应力筋对PHC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C管桩的抗震性能随着桩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桩身有效预应力的提高,试件破坏的脆性特征及刚度退化现象减弱,抗震性能有所改善;而配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筋可使其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3.
框架柱是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关键构件,其延性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结构的延性水平。为探讨如何在设计中保证混凝土框架柱的延性,结合我国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从概念设计、材料选择、确定柱的延性需求及延性水平到构造措施的完整设计方法。研究发现,缜密的概念设计、合理的柱截面尺寸及配箍对保证柱的延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4.
对24根直径不同的钢筋和8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电化学加速腐蚀模拟后,研究了24根受损钢筋的伸长率、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8根不同腐蚀程度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荷载-挠度曲线和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伸长率的降低是导致锈蚀梁失去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延性首先呈上升趋势,然后成反比例下降,最后出现陡降,形成不统一的单体,最终发生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层内混杂纤维布(IHFRP)对混凝土圆柱体的加固效果,通过24个混凝土圆柱体的轴心抗压性能试验,分析了各种IHFRP约束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承载力、变形性能和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IHFRP可显著改善柱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 对于相同层数纤维布约束试件,随着IHFRP中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承载力增长显著; 相对于单一碳纤维布(CFRP)约束试件的峰值竖向应变,3种IHFRP约束试件峰值竖向应变提高了60%~100%; 将IHFRP应力-应变模型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拟合效果良好.试验结果为桥梁墩柱和框架柱等构件的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内嵌碳纤维板条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内嵌碳纤维板条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对5根试验梁进行抗弯静载试验,对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刚度、荷载-应变、裂缝等进行了分析,与外贴碳纤维板条加固梁相比,内嵌板条加固梁同样可以改善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且内嵌加固梁加固效果优于外贴碳纤维板条加固梁;同时对比分析了以不同黏结材料(环氧树脂、环氧砂浆、水泥砂浆)为不同加固情况对加固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化学锚栓能否用于地震地区和受拉区混凝土构件,对化学锚栓加固植筋混凝土构件的锚固性能进行了试验。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锚固构件的破坏形态、锚栓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锚固效果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锚栓的动载锚固效果良好,可以用于地震地区和受拉区混凝土构件的锚固;化学锚栓提高了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尤其在反复荷载试验后期,在限制构件承载力下降和位移增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锚栓施工技术是影响构件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负弯矩作用下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对3根组合梁试件进行了单调静力试验,其中包括非预应力组合梁、体内预应力组合梁和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各1根.试验结果表明:负弯矩作用下,3根试件的破坏均始于钢梁的受压屈服,在达到极限承载力时钢梁均发生了屈曲;与非预应力试件相比,体内预应力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120%、35.1%和18.7%;体外预应力试件的开裂荷载较非预应力试件提高了24%,但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略有降低;施加体内预应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组合梁的极限变形能力,但对延性不利;施加体外预应力对组合梁的延性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59.
新品     
《自动化博览》2012,(6):8+10+12
华北工控坚固型计算机FLX系列<本刊讯>2012年4月27日,华北工控在北京发布新一代FLX系列工控机。根据多个行业的特殊性,华北工控将客户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灌输到FLX产品线的各个领域,包括外观、结构强度设计、抗震性、散热性、温度范围和模块扩展等,满足了各种严苛环境对工控机系统的要求。华北工控设计的全新FLX系列坚固型  相似文献   
60.
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在竖向偏心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方法运用有限元法和有限条带法。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以及构件的侧向位移与二次弯矩的相互影响,编制了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由开始加载直至破坏的受力全过程分析程序.结果根据程序运行结果,分析、讨论了偏心矩、混凝土强度、钢骨含钢量、纵筋配筋率及长细比等参数对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受力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钢骨含钢量越大,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越明显,钢骨的合理含钢量范围应在4%-8%.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纵筋的配筋率,将会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延性.有限元法能够较好地模拟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的受力过程,并分析其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