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8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14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清初记载六堆景象:"阿猴(现今之屏东)林大树蔽天"、"行数日不见日色",可想见当年原始森林茂盛、广阔。现今六堆平原林木稀疏、气候酷热,因此设计构想以重建雨林树冠层为发想,为大地打伞遮荫,避免过度曝晒,让各式热带植物层次生长,以适合人类户外活动。巨大伞架覆盖园区大片范围,伞下散置各式小建筑。建筑聚落群墙体,以现地剩余土方拌和  相似文献   
22.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回族聚落建设,出现了彻底抛弃传统营建智慧、抛弃传统聚落优势、脱离地域资源条件约束、不顾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的现象,进一步导致资源损毁与人居矛盾的加剧。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体系研究,不但有助于缓解宁夏地区自身的人居环境矛盾,而且对于引导我国西北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聚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研究从四个方面建构了回族聚落营建模式的研究框架,并提出回族聚落的三种建设模式:传统聚落改造模式、城郊型聚落更新模式、生态移民新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3.
首先提出传统山地聚落因其复杂系统的自组织与自适应,逐渐形成空间形态分形的生态适应性和同构的整体性;进而进行聚落内外空间分形的拓扑结构研究,探讨外部空间的分形美学特征,指出生态、形态、文态的分形适应和艺术整合形成了传统山地聚落外部空间的完形结构和整体秩序;最后结合现象学的空间知觉理论,指出传统山地聚落外部空间的体验既是时空分形的体验,又是混沌与秩序并存的体验.  相似文献   
24.
何俊萍 《云南建筑》2013,(5):163-169
1三江腹地孕文明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构成了滇西北三江并流的壮丽的自然奇观,也孕育并滋养了多样性的绮丽的古老文明,形成了三江区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自然与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25.
西湾古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村中现存清代和民国时期院落30余座.2003年,西湾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居住建筑依附着山体层层向上,格局规整,形式丰富,装饰精致,整体大气恢弘,是窑洞民居的典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该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湾古村居住建筑的院落组合、建筑型制及典型院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6.
当前城乡发展还有一定差距,需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在乡村规划中,景观规划受技术、理念等限制,乡村景观规划及设计缺乏全面思考。本文从乡村景观含义、特征方面出发,提出新型城镇化下乡村景观规划合理发展道路,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景观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更合理地治理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7.
以调查研究为依据,围绕乡村传统聚落的聚居空间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其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民居建筑、文物古迹、街巷空间、村落形态和田园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建设和谐美好的聚落环境。  相似文献   
28.
针对近年来因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重眼前轻长远”、“重微观轻宏观”、“重静态轻动态”等问题以及随之出现的历史聚落空间文化含义缺失的现象,引入GIS 技术分析新疆天山北麓宏观分布与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的相关性,并利用图底分析等肌理分析方法,分析其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建筑肌理、空间组合、装饰细部与民族构成、生产方式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在宏观层面呈现“逐水聚居”、“牧高农地”、“少高汉低”、“牧湿农干”等分布特点,而在中微观层面,可将天山北麓聚落分为两大类五小类聚落类型,五种类型聚落空间均与其民族构成、生产方式和政策导向存在着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29.
曹伟  徐阔 《中外建筑》2013,(11):14-21
驿城是军事观察哨、堡寨、城市与驿站的混合体,其形制从侧面证明了军驿是邮驿的来源之一。驿城的模式既延续了邮驿体系的原始特征,又在原基础上附加了更多属性以满足复合型的时代需要。从历史上看,中国版图上、尤其是边疆地区,从不缺少此类具有复合功能的城市聚落:从世界范围看,在城市职能未明确分工前,邮驿、军事也是多数城市所隐含的职能。但鸡呜驿城却能在众多城市聚落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0.
徽州聚落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聚落之一,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不言而喻,有深厚的底蕴和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徽州传统聚落空间演化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徽州聚落演化的有利因素,并对比我国当前城市的发展,探寻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