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2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40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708篇
化学工业   203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12381篇
矿业工程   179篇
能源动力   57篇
轻工业   305篇
水利工程   1128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1篇
冶金工业   13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27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570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1286篇
  2013年   1016篇
  2012年   1169篇
  2011年   1184篇
  2010年   1059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934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762篇
  2004年   578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11.
在此针对如何进行景观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文中引用了哈尔滨市花园街区的景观设计作为实例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所指"和"能指"的理论,通过提取具有文化含义的景观符号形成具有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景观空间组织形式和景观场所。  相似文献   
112.
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重建的途径与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和传统工业的逐渐衰落,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成为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在人类的工业活动中,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同时也破坏了其美学价值和使用功能。秉承工业景观,传达历史信息的后工业的景观设计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分析了工业废弃地的景观生态特征和环境影响,阐述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途径和策略,通过国外相应案例,对工业废弃地的可持续利用景观设计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可持续景观改造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3.
开发利用文物景观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方式进行保护和修复,并对其档案信息永久保存.以大型文物景观数字化保护为目的,提出将GPS、全站仪等单点测量方式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以局域控制的方式将景观模型纳入空间坐标系统,研究其分布和演化规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文物景观的全方位空间信息,建立可量测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和二维线划模型.将其用于中山纪念馆的数字化工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对拟开展"灌江纳苗"工作的目标湖区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了大冶湖、网湖、海口湖、朱婆湖四个不同通江湖泊受访人群对"灌江纳苗"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四个目标湖泊养殖鱼类年产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四湖受访人群对养殖鱼类品种了解程度。结果显示,在目标湖区开展灌江纳苗工作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工作难度;目标湖区的经济鱼类品种在减少,实施灌江纳苗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5.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出发,分析了道路与景观的相互作用、道路景观的组成要素、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及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导道路设计者明确功能与景观并重、共性与个性共存、景观规划设计与道路规划设计同步进行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大宝山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对如何高质量的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给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7.
根据锡崖沟景区规划设计,沿锡崖沟水库溢洪道下部开凿底洞引水,在水库下游红岩大峡谷常年形成20 m宽大瀑布.以满足瀑布流的重力和紊动阻力相似的原则进行了其正态模型设计.通过模型放水试验表明:流量变化对瀑布水流流态影响很大,溢流槽空间狭小,加之上游进口扇形扩散段扩散角偏大,水流扩散不充分,堰顶溢流不均匀,瀑布景观效果差.将模型的溢流堰顶修改为T型复式断面后,顺应了水流的流动特性,在各级流量下均能获得比较好的瀑布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山东威海石岛河的景观改造设计工作的分析,展示了如何在针对水系的景观设计工作中解决自然生态保护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探索寻求人居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总结了对于地域性、区域性、功能性较强的水系进行景观设计时,围绕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三方面内容而进行景观设计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9.
富营养景观水体中藻类和磷的去除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投加适当的混凝剂不但可以去除水中悬浮颗粒(包括藻类),也可以沉淀磷酸盐,但目前对于混凝法同时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藻类和磷尚缺乏系统研究.该课题采用精制硫酸铝(Al2(SO4)3·18H2O)和三氯化铁(FeCl3·6H2O)为混凝剂,考察了它们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中磷和藻类的去除效果.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剂单独使用均可有效去除水中藻类和磷酸盐.用FeCl3混凝除藻和除磷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15 min,pH值为8,混凝剂投加量为50 mg/L.用Al2(SO4)3混凝除藻和除磷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15 min,pH值为8,混凝剂投加量为30 mg/L.硫酸铝较三氯化铁更适合混凝沉淀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的藻和磷酸盐.  相似文献   
120.
“八水绕长安”的景观生态演变及规划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八水绕长安"描述的是历史上八条河流环绕着长安城的生态胜景.但由于环境、文化、经济的变迁和发展,目前这八条河流已今非昔比.以环绕西安市的这八条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八条河流与周边历代城市形成与城市格局演变的关系.从河流自身流量上、周边环境上的变迁角度,阐述了八条河流生态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内在原因.并结合当前快速城市发展背景下八条河流的不良现状,提出恢复"八水绕长安"生态盛景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