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1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921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1434篇
化学工业   2932篇
金属工艺   377篇
机械仪表   79篇
建筑科学   714篇
矿业工程   1047篇
能源动力   166篇
轻工业   54篇
水利工程   301篇
石油天然气   15954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9篇
冶金工业   332篇
原子能技术   173篇
自动化技术   9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581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741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1512篇
  2013年   1324篇
  2012年   1293篇
  2011年   1132篇
  2010年   1037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1194篇
  2007年   1057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1006篇
  2004年   1038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575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陆西凹陷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岩性油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浩 《特种油气藏》2002,9(2):17-19
为寻找岩性油藏,应用波阻抗反演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砂体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发现并落实了2个岩性圈闭,由此认为,研究区北部是大型水下扇砂体与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交汇之处,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这一结论将对今后加强储层预测工作和寻找有利砂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73.
74.
地应力对岩心渗透率伤害实验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生产实际情况表明,有许多油气田对应力较为敏感。随着生产的进行,储集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不断变化,引起油藏产能逐渐降低。为研究这一规律和变化规律,阐述了应用岩民测试有效应力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原理,在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拟合出有效应力与渗透经的函数关系(二次多项式)。应用毛细管渗流概念以有弹性厚壁筒厚理,研究了随着毛细管管壁内外压差变化时,毛细管内半径变化有其对毛细管渗流能力的影响,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在实际生产中,应控制油藏压力快速大幅度下降,避免有效应力变化引起油藏渗流能力下降和减产。  相似文献   
75.
孔西潜山奥陶系原生油藏成藏时期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发现奥陶系(孔古3井、孔古7井)低产原生油藏和石炭-二叠系原生油气藏(孔古4井),油源对比结果证明,前者原油主要源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后者油气主要源于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泥岩。根据孔古3井油藏的两期流体包裹体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年龄测定结果,油藏属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晚三叠世(距今222.51~240.34Ma),第二期为第三纪,以晚第三纪为主。  相似文献   
76.
利用原有试油测试资料,结合录井、测井、地质等资料,进行老井重新评价,可以使老井重新利用,节省大量的勘探开发投资,并可以对老区的资源再认识。该方法投入小、见效快、成本低,是老油田进行精细勘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南海东部油田高产稳产开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主要海域之一 ,自 1990年以来 ,该海域已有 12个油田相继投入开发 ,其中包括 11个砂岩油田和一个礁灰岩油田。在开发初期 ,这些油田多数被评价为边际油田 ,通过中外双方近 10年的共同努力 ,在开展不同阶段精细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海域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 ,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工艺 ,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并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点的开发经验和作法 ,在油藏工程和油藏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文中通过展示南海东部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 ,剖析了油田开发技术 ,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 ,介绍了油田开发形势以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8.
永8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永8块为复杂断块油藏,若全部采用直井开发,不但井网密度大、开采时间长,而且直井防砂后产量低,开发效益不明显。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论证认为,出砂的复杂断块油藏适合用水平井开发;水平段应与大断层保持一定的距离且位于正韵律油层的中上部。采用直井和水平井相组合的布井方式,可充分发挥直井钻遇油层层数多和水平井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产量高的优势,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9.
针对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所面临的技术经济难点,以技术创新的思路,阐述了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水力加砂压裂技术的应用思路和方法。实践表明,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不但使西南石油局在致密碎屑岩气藏领域的勘探开发达到了国际水平,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川西地区的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80.
微生物活动造成的原油生物降解作用发生地球中大多数的油藏中,人们认为生物降解作用大大降低油藏中原油的质量,为成功寻找工业油藏,理解地质建造中生物降解作用发生的条件与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尽管最近的研究推测微生物活动在温度在150℃仍能有效地发生,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在地质时代,有效的石油生物降解作用通常发生在温度低于80℃的储层中,然而奇怪的是在温度低于80℃的储层中,还可发现未降解的原油,本文收集了一些油藏中有关生物降解程度的数据,发现未降角原油局限于埋藏浅的冷盆地,这些盆地曾是地球中更深,更热的部位,后经抬升作用形成的,我们认为这石油储层在深埋过程中,在温度为80-90℃时经历了灭菌作用,使得深部生物圈中降解烃类的生物停止活动,尽管这些储层后期抬升到较冷的部位并再次发生石油充注,也不会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表明灭菌后的沉积物不再适合降解烃类的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