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2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电工技术   29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30篇
化学工业   143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1149篇
矿业工程   145篇
能源动力   292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4304篇
石油天然气   284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篇
冶金工业   34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地震反射假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平油田位于义和庄凸起北坡东部,主要含油层为馆陶组下段发育的辫状河储层。河流相频繁的决口、改道及辫状河流相砂体发育位置和砂体空间配置关系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地震剖面上产生了反射假象,从而使对辫状河储层层位的追踪及砂体的描述变得异常困难。从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的发育特征及地震观测因素出发,阐述了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地震反射假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地震资料分频解释技术和设计多井约束反演可较为准确地识别辫状河储层的反射假象。  相似文献   
32.
叶舟 《水力发电》2007,33(10):74-77,108
2001年浙江省率先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经过近6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些数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此,利用浙江省三个县(市)水资源开发权市场拍卖价格,来研究水资源开发权转让价格与相关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分析,验证了水权出让价格与各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指明了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3.
黄河2007年汛前调水调沙生产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2007年调水调沙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水调沙取得了下游河槽全线冲刷、主河槽最小平滩流量由调水调沙前的3 500 m3/s增大到3 630 m3/s和人工塑造异重流成功等良好效果。取得的主要收获有:①进一步积累了人工塑造异重流的经验;②加深了对下游河道水沙演进规律的认识;③为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原型观测数据;④再次证明调水调沙作为扩大下游河道排洪能力、处理黄河泥沙、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措施之一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长输管道穿越河流时,在河道水流的冲刷下,原来敷设于河床下一定深度的管道有可能暴露漂管,甚至在水流裹携的块状物的撞击作用下,还会发生断管之类的重大事故。为防止河床持续下切造成管道事故,一般对穿越河流的长输管道采取护底措施进行防护。文章根据水力学明渠均匀流理论及相关计算公式,介绍了天然河道的流速计算方法,从水流的裹携能力入手,依据不同地质河床和过水面的抗冲流速,确定相应的过水面护底方案,该计算方法简便,能适应现场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5.
金安桥水电站大流量截流条件下的截流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安桥工程实施截流时只有1号导流洞单洞导流,截流流量为829m^3/s,最大落差4.72m,最大流速达7.15m/s,截流段河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截流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对截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按确定方案实施了截流,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36.
中、美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斯奎哈纳流域管理委员会的委员由美国联邦政府和其流域内纽约、宾夕法尼亚、马里兰三个州的代表组成。在《萨斯奎哈纳流域协议》(联邦法律)的授权下。该委员会有权处理流域内的任何水资源问题。相比之下.国内的流域机构没有流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作为委员,流域水行政管理的职能还不能满足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形成和完善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框架是有效保护、开发和管理流域水资源的基础,建立包括流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代表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可以提供一个有代表性、长效的管理机构。流域管理委员会应着重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开发和管理的综合规划,注重流域的公共利益和社会服务.重视水质、湿地、洄游鱼类、珍稀物种和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担当起河流代言人和保护神的角色。  相似文献   
37.
The causes of degradation of aquatic systems are often complex and stem from a variety of human influences. Comprehensive, multimetric biological indic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is degradation and its effect on aquatic communities, and measure subsequent recovery from anthropogenic stressors. Traditionally, such indices have concentrated on small‐to medium‐sized streams. Recently, however, the Ohio River Fish Index (ORFIn) was created to assess biotic integrity in the Ohio River.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project was to begin developing a companion Ohio River multimetric index using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Hester–Dendy multiplate samplers were used to evaluate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in relation to a gradient of water quality disturbance, represented by varying distances downstream of industrial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outfalls in the Ohio River. In August 1999 and 2000, samplers were set every 100 m downstream of outfalls (12 outfalls in 1999, 22 in 2000) for 300–1000 m, as well as at upstream reference sites. Candidate metrics (n = 55)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which have potential to detect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downstream of outfalls. These individual measures of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plotted against distance downstream of each outfall to determine their response to water quality disturbance. Values at reference and outfall sites were also compared. Metrics that are ecologically relevant and showed a response to outfall disturbance were identified as potentially valuable in a multimetric index. Multiple box plots of index scores indicated greater response to outfall disturbance during periods of low‐flow, and longitudinal river‐wide trends. Evaluation of other types of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as well as continued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water quality on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in future years will facilita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multimetric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to evaluate biotic integrity in the Ohio River.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8.
本文根据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和近期实测监测资料,系统地对辽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类别及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型为主,浅层地下水有污染加重和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
东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占该区水资源总量的72%,供水量中,地下水占37.6%,同时,该区地表水资源污染相对较重,因此,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东辽河流域1956-2000年共45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序列,分析得出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人为因素,预测地下水动态多年变化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0.
1 . INTRODUCTIONUndertheinfluenceofnaturaltides,theinterac tionsbetweenflowfeaturesandpollutantlongitudinaldiffusionintidalriversareimportantforwaterenvi ronmentrectificationinestuarineregions.Thediffu sionandtransportofpollutantinnaturalriversfallin t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