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47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8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涝渍排水控制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根据我国南方降雨和涝渍灾害的特点,提出必须将除涝和排渍统一进行考虑的观点,反映在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或排水系统建成后的水管理中,要把农田受淹和淹后受渍所造成的损失统一加以考虑。本文提出了两种排水控制指标与作物相对产量关系的形式。针对在安徽省水科院新马桥农田水利试验站的试验,建立了棉花相对产量与涝渍综合控制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96-B02-02)是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课题,该系统的建立对提高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水平有重大意义,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试运行,对洪涝灾情、旱情、林(草)、火情、雪灾进行监测评估,在我国防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3.
涝渍兼治的明暗组合排水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王少丽  张友义  李福祥 《水利学报》2001,32(12):0056-0062
从涝渍相伴、连续危害的自然特点出发,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对涝渍兼治组合排水条件下的地面、地下排水模数以及明暗组合排水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涝渍分治相比,新的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地下排水工程的作用,减轻了地面排水工程的负担,由此将减少地面排水工程量和投资,使除涝工程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4.
该研究旨在分析本溪地区旱涝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对今后一段时间旱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根据本溪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会发生旱涝灾害的实际情况,将深入分析旱涝特征,为本溪地区旱涝预测提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治涝工程直接经济效益表现在涝灾的减免程度上,应该只是因有、无治涝工程措施而导致的涝灾损失的差值。由于在治涝前、后,涝区的内环境常常可能会发生变化,承灾体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也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变化环境下治涝工程效益应该是有治涝工程情况下比假设无该治涝工程情况下减少的涝灾损失;而且孕灾外环境可能是随机变化的,故各频率的暴雨导致的涝灾损失应为与各种承泄区水位组合下的涝灾损失的数学期望值。因此,现有的治涝效益估算方法均不能或不完全适用于变化环境下的治涝效益估算。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GIS构建的变化环境下治涝效益分析计算模型,用Copula函数构建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的联合分布,借助GIS技术构建涝区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遭遇组合下的积水过程估算其涝灾损失,进而计算有治涝工程和假设无该治涝工程两种工况时所有组合下的涝灾损失期望值,从而得到治涝工程效益。并以实际案例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6.
王彬 《中国市政工程》2021,(2):72-75,127
中新生态城旅游区内现有水域均为独立的小水体,不连通且无外排通路,严重影响区域的防汛排涝能力,因此确定合理的水系排涝规划方案是保障区域防洪安全的重点。通过连通小水域形成整体水系、增设外排泵闸等工程措施,建立健全的防汛排涝体系,同时还能增加区域槽蓄容量。利用DHI MIKE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北部水系排涝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河道及各连通节点规模,拟定区域排涝调度模式,提出水系排涝规划的优化方案,增强防汛除涝能力及水资源调度能力,提升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保证旅游区生态建设,符合绿色生态城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37.
本文在总结近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洪涝灾害造成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损失定量评估所需的合理空间尺度分析,研究了分别适合于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资料空间展布方法和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洪涝灾害损失定量评估模型。模型考虑了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受灾体的分类、淹没水深、淹没历时,预警时间等因素对洪涝灾害损失的影响。模型可以用于洪涝发生前损失的预估以及洪涝灾害发展过程中的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38.
利用工程技术治理内涝,必须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探明内涝根源,再经过科学论证,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而周密和符合实际的设计是保证工程功能性的必要条件,但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才是根治内涝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39.
涝渍兼治农田排水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沈荣开  王修贵  张瑜芳 《水利学报》2001,32(12):0036-0040
涝渍型的农田,灾害发生在雨季,农田先受涝,地表水排除后,由于地下水回降过慢而受渍,因此,作物减产是由涝渍双重作用的结果,在经济评价中,既不能单纯按受涝减产或按受渍减产进行分析,也不能分别将两者造成的减产损失进行简单的叠加。本文介绍了作者对在淮北地区开展棉花涝渍试验成果的分析,论证了以等效淹渍历时作为反映涝渍程度的综合指标的可能性,并提出确定涝渍兼治农田排水设计标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
稻田渍水及土壤水分平衡对春玉米生长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京平  陈杰  严力蛟  范兴海 《水利学报》2001,32(12):0085-0092
借助Penning de Vries的MACROS模型和1995~1997年田间及水槽实验结果,建立了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动态耦合的模拟模型,模型模拟的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同实际较为符合。验证后的模型用于模拟不同渍水时期及持续时间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在田间全程控制水分为田间持水量90%情况下,春玉米孕穗期为渍水危害的敏感期,其次为4~6叶期。在自然降水及土壤渍水状况影响下,春玉米幼苗期4~6叶时为渍水的敏感期,8叶及孕穗期相对较耐渍。在玉米4、6叶期时,渍害造成产量下降的临界期为5d;而在8叶、孕穗期为10~15d.但持续20d的渍水对任何时期的春玉米生长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在苗期及孕穗期及时排除田间多余的水分及降低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