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47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8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91.
雨水调蓄池是内涝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易于推广、工程经济的特点。在现有雨水调蓄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WMM模型建立淮安市某研究区雨洪模型,通过调整雨水调蓄池各项参数和改变布设位置,分析研究区溢流的结果变化,从而对调蓄池的分散设计策略和容积确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布设调蓄池前,全区溢流量8190 m^3,最大节点溢流量1562 m^3。布设集中式调蓄池,3个分区的池容积分别为5000.3000、1000 m^3,全区溢流量达1198 m^3;布设分散式调蓄池,3个分区的总池容积分别为6500、5000、1500 m^3,全区溢流量仅98 m^3。两种形式的调蓄池积水改善率均达到85%以上,但布设方式各有优劣,具体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当地的管网数据、历史积水情况和用地限制等进行综合考量和搭配。  相似文献   
92.
针对城市内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水文模型数据中的关系模式及结构特征,研究水文模型与三维可视化结合的集成方法,探索城市内涝演化过程及机理与三维可视化的结合. 基于SWMM模型,利用开源的JavaScript地图引擎Cesium,将内涝模拟结果展示在三维场景中,设计实现了模拟参数可调的城市内涝三维可交互式可视化系统.  相似文献   
93.
在城市立交桥或下穿隧道的低洼处常会有大量积水,因此需要建设道路积水监测系统。对比分析了常用的水位传感器的优缺点,根据道路积水实际环境,选择TC401感应式数字水位传感器(即电子水尺)作为水位监测仪器。详细介绍了电子水尺的特点、技术参数、安装情况。实际应用说明,电子水尺可广泛使用在城市防汛重要地区,节省土建费用。  相似文献   
94.
BERT 与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等方法,已逐渐应用于获取灾害信息,但此类方法存在参数量繁多、数据集和微调数据集不一致、局部不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 MacBERT 和对抗训练的信息识别模型,该模型利用 MacBERT 预训练模型获得初始向量表示,再加入些许扰动生成对抗样本,然后依次输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条件随机场。该模型不仅减少了预训练次数和微调阶段差异,还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博数据集和 1998 年人民日报数据集上,基于 MacBERT 和对抗训练的信息识别模型的精确率和 F1 值均有所提升,性能较其他模型更优,将该模型用于城市内涝信息识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1950—2010年东北地区旱涝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为干旱洪涝频发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和储备基地,揭示其旱涝演化特征对合理应对干旱洪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选择最易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农业指标,以受旱面积率、受涝面积率为等级划分指标,通过对干旱、洪涝发生频次和发生程度的变化特点分析,揭示了1950—201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东北地区干旱、洪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对于干旱灾害,全区的发生频次和程度在时间上呈增加趋势,在空间上呈从北向南逐渐增加的演变格局;对于洪涝灾害,全区的发生频次和程度,在时间上亦呈增加趋势,在空间上恰好与干旱呈相反的演变特征;纵观近1950—2010年旱涝灾害演变,全区呈现干旱、洪涝频发,且以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更高,但在时间上呈现以干旱增加较快,空间上从北向南呈现由干旱、洪涝并存向仅以干旱为主的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海珠涌流域内涝频发,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通过对海珠涌内涝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新建排涝泵站、改造市政管网系统、增加调蓄容积、拓宽疏浚河道、改造沿河拍门及清淤等一系列治理海珠涌内涝的措施,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下垫面变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农业部提出的SCS水文模型计算产流、二维非恒定流公式计算汇流、概化排水管网计算排水,构建了城市洪涝灾害积水模型。以蚌埠市为例,通过分析2006年与2014年的土壤及下垫面资料,确定产流关键参数,计算20年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的城市积水情况,对比分析了下垫面变化对内涝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为解决山地城市老旧建筑小区内涝积水问题,以重庆市万州区某老旧建筑小区海绵化改造为例,基于InfoWorks_ICM模型,提出一套海绵化改造方案和效能评估的方法。采用万州区典型年实测5 min降水数据序列对改造前后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SS污染负荷削减率进行模拟分析,采用芝加哥雨型2h设计暴雨过程线分别对改造前后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30年一遇、50年一遇暴雨过程进行内涝积水风险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方案满足规划指标要求,能够显著改善小区内涝积水问题。  相似文献   
99.
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不仅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而且影响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内涝灾害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该文结合近年来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出现的内涝灾害问题,从多方面分析了产生城市内涝灾害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城市内涝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0.
旱涝评价是制定防灾减灾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农垦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54a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旱涝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了旱涝多因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农场2006-2010年的旱涝等级进行分析评价,得到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