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45篇
  免费   11518篇
  国内免费   6982篇
电工技术   807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236篇
化学工业   28216篇
金属工艺   11813篇
机械仪表   13151篇
建筑科学   11370篇
矿业工程   21406篇
能源动力   6539篇
轻工业   12352篇
水利工程   1895篇
石油天然气   7863篇
武器工业   1816篇
无线电   105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178篇
冶金工业   8337篇
原子能技术   1932篇
自动化技术   9718篇
  2024年   1250篇
  2023年   4717篇
  2022年   4687篇
  2021年   5466篇
  2020年   5418篇
  2019年   5713篇
  2018年   2637篇
  2017年   4104篇
  2016年   4908篇
  2015年   5983篇
  2014年   11161篇
  2013年   8487篇
  2012年   10064篇
  2011年   9943篇
  2010年   8679篇
  2009年   9056篇
  2008年   9729篇
  2007年   8858篇
  2006年   7266篇
  2005年   6890篇
  2004年   6266篇
  2003年   5189篇
  2002年   4378篇
  2001年   4024篇
  2000年   3323篇
  1999年   2913篇
  1998年   2726篇
  1997年   2617篇
  1996年   2490篇
  1995年   2279篇
  1994年   2026篇
  1993年   1644篇
  1992年   1593篇
  1991年   1533篇
  1990年   1340篇
  1989年   1295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0篇
  1959年   8篇
  195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超  谢荣建  董德平 《化工进展》2020,39(8):2980-2988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路热管仿真精度并丰富回路热管实验研究方法,本文对回路热管瞬态传质进行实验研究。使用高精度质量流量计分别对以丙酮、乙醇、丙烯为工质的回路热管进行不同负载功率下的质量流量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启动阶段,热负载10W时,丙烯回路比丙酮回路热管启动快,且两者的温度稳定均滞后于质量流量;稳定阶段,随着热负载功率增大,不同工质的回路热管的平均质量流量均线性增长,而瞬态质量流量则持续波动,其质量流量波动幅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质量流量波动幅度会受到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与作用在毛细芯内部上的热量的共同影响。通过频谱分析发现,液相质量流量波动还会受到冷凝器两相区的影响。高热负载下,作用在毛细芯内部上的热量占主导地位,质量流量波动加剧,同时出现周期性大幅波动,且其波动频率随着热负载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2.
简述了艺术铸造热着色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目前热着色技术的四大流派,分析了热着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艺术铸造热着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热着色技术在行业内快速普及.  相似文献   
23.
王立青 《江西煤炭科技》2020,(3):206-208,211
以王坡煤业331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高地应力松软煤层顺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影响因素,采用螺旋钻进自排渣的钻孔施工工艺以及新材料径向膨胀主动承压式注浆封孔工艺,并与原工艺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分析,优化后的瓦斯抽采工艺应用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瓦斯抽采成孔及封孔问题,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4.
以模内装饰技术(IMD)测试平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和实验方法分析薄膜滞热的影响因素及薄膜滞热对成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薄膜滞热使动模侧模具温度场变化滞后于定模侧温度场,且在实验条件下达到8.6 ℃的最大温度差;薄膜滞热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熔体温度和薄膜厚度增加而升高;薄膜影响熔体的充模与冷却,造成产品冷却不均的现象;薄膜滞热导致产品翘曲变形增加。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根据液压尾板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动作,对整体机构的尺寸进行设计;确定举升机构的转角范围;对液压缸缸筒和活塞杆进行设计计算,选择液压泵;用CATIA V5软件对液压尾板进行三维建模,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用ANSYS软件对液压缸缸筒以及活塞进行有限元分析,以验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7.
热电厂的短期热负荷预测在城市集中供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热能利用率。电厂的短期热负荷一般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而BP神经网络应用最为广泛。Elman神经网络算法在BP神经网络基础上加入了承接层,作为一步延时算子,实现记忆能力,使系统具备适应时变能力,增强系统全局稳定性。但Elman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构造依然需要大量样本的支撑,而且输入层的变量多,导致预测时间依然很长,收敛速度慢。该文在Elman神经网络预测前,进行了相关系数预处理和对样本中异常值的平均化预处理,通过数据归一化运算,使Elman神经网络输入层变量大幅减少。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算法使预测模型快速寻优,减少预测时间的同时明显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8.
以Fe-Zn基废脱硫剂、煤、Na 2CO 3为原料进行高温炭热还原反应,制备了铁碳材料,实现了Zn和S的分离,有望能实现废脱硫剂的综合利用。考察不同工艺条件(配比,温度,时间)对铁碳材料品质,Zn单质分离效率和Na 2S的收率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900℃,煤∶废脱硫剂≥1,Na 2CO 3∶废脱硫剂≥1.5,反应时长≥2 h,Zn、S的分离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且900℃制备的铁碳材料比表面高达193.6 m 2/g,介孔孔体积为0.028 cm 3/g,炭均匀附着于铁骨架。微电解-芬顿联用降解有机废水实验表明:仅微电解或微电解-芬顿联用(H 2O 2=COD=1500 mg/L)时,自制铁碳材料的稳定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率(41.78%、73.56%)都高于商业铁碳(8.43%、48.43%)。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废脱硫剂与煤和碳酸钠混烧可实现废脱硫剂中Zn与S的分离回收,成功获得了比表面高、去除COD性能好的铁碳材料。  相似文献   
29.
30.
王文林  曹蕾  顾红霞  陈迪 《硅酸盐通报》2020,39(5):1578-1584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热焖压力和时间对钢渣活性的影响和钢渣的不同掺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热焖工艺主要改善的是钢渣的膨胀性,熟料的7 d膨胀率为0.034%,未热焖的钢渣掺入15%和35%时膨胀率分别增加155.9%和311.8%,而1 MPa 1 h热焖后,相比于未热焖的情况,钢渣掺入15%和35%时分别降低77.0%、89.3%,钢渣掺量25%时,其3 d、7 d、28 d 抗压强度分别增加8. 0 MPa、3.6 MPa、2.7 Mpa,分别提高21.1% 、11. 3% 、6.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