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8篇
  免费   1226篇
  国内免费   413篇
电工技术   271篇
综合类   1140篇
化学工业   1005篇
金属工艺   347篇
机械仪表   376篇
建筑科学   3756篇
矿业工程   12766篇
能源动力   520篇
轻工业   319篇
水利工程   1094篇
石油天然气   1330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4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5篇
冶金工业   334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77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558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904篇
  2020年   987篇
  2019年   830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791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1784篇
  2013年   1198篇
  2012年   1448篇
  2011年   1367篇
  2010年   1280篇
  2009年   1200篇
  2008年   1143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795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743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
为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针对平煤股份公司六矿戊8 32010工作面机巷平均埋深700 m、瓦斯原始含量5.12 m3/t,原始瓦斯压力0.52 MPa的情况,开展卸压切顶留巷工作。通过对留巷全过程矿压监测,分析成巷矿压分布规律,将留巷分为动压剧烈影响区、动压缓慢影响区和成巷稳定区三部分,矿压分别来源于超前支承压力和留巷内顶板短悬臂梁失稳。留巷进入稳定区后,随着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等支护设施的撤除,巷道会出现二次稳定过程,主要源于顶板对于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再平衡。切顶留巷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好地解决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郭铭 《陕西煤炭》2015,(1):41-44
采用突水系数法对象山煤矿北一采区11#煤层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北一采区西北角、东南角属于相对安全区,突水系数0.06 MPa/m,北一采区北部B6孔附近为相对危险区,突水系数在0.1~0.119 MPa/m之间,其它区域处在临界区。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井防治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煤矿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顶底板事故频发,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纳林河二号煤矿作为一对新建矿井,面临更为严峻的顶底板稳定性问题。通过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质量系数法(Z值)和岩体质量指标法(M值)对主采的3~(-1上)煤和3~(-1)煤顶底板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分析了矿井面临的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3~(-1上)煤层顶板属于不稳定型顶板,其底板属于极软-松软(Ⅰ~Ⅱ)型底板; 3~(-1)煤层顶板以不稳定型为主,局部为中等稳定型顶板,底板属较软(Ⅲa)型底板;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综合评定为中等类型。通过对矿井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条件分析,为煤层安全开采、巷道支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利用工作面高抽巷施工掩护顺槽掘进工作面下向穿层条带预抽钻孔,通过对钻场底板深、浅孔注浆封堵围岩裂隙解决了孔内返水不畅难题;采取了"两堵一注"封孔方式确保封孔严密不漏气;孔内全程下吹水管,实现了单孔、分组、定时吹水工作目标,提高了下向消突钻孔抽采效果,形成了一套高效、快速的下向穿层钻孔消突管理模式,实现了高地压严重突出区域煤层高效消突以及技术经济一体化目标,安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5.
埋地油气管道通过永冻土地带时,由于管内介质与周围的冻土发生了热力作用,使冰土解冻,在管道周围形成融化圈。文章分析了永冻土的特点,建立了永冻土地带土壤传热数学模型:融化圈内外传热方程、管道向土壤和土壤表面向大气所放热量的守恒关系、融化圈界面处土壤温度、相变界面处固相变为液相的传热条件。还建立了埋地管道模型,并以穿过永冻土地带土壤的输油管道为例,分析并计算了各种应力的最大值所在的位置和大小,提出了在永冻土地带减小管道热力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6.
WuM1-1羽状分支水平井充气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uM1-1井由1口多分支水平井和1口采气的直井组成。该井斜井段短,井斜率在30°/100 m以上,主井眼和10个分支井段总进尺6182 m,98%以上在煤层中钻进,煤层脆、压实性较好,更易发生掉块。为满足钻井对井壁稳定性、润滑性、井眼净化以及煤层保护等的要求,采用钾铵基聚合物防塌钻井液进行充气欠平衡钻井,在钻进中保持钻井液有合适的粘度、切力,选用合适的注气压力和注气量以及当量钻井液密度;每钻完一个立柱坚持循环几分钟,上下划眼一次,并泵入CMC高粘钻井液,配合有效使用固控设备,尽量使井眼干净;复配使用粉末状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该钻井液性能稳定,易于维护,悬浮携岩能力强,润滑性好,井眼畅通,保证了WuM1-1井安全、快速、优质施工。该井在煤层钻进中无阻卡现象,井壁稳定,没有出现井壁掉块或井垮现象,水平连通一次成功,10口分支井悬空侧钻一次成功,只用57 d即顺利完井,比该地区常规钻井快49倍。  相似文献   
37.
孙齐正 《煤》2002,11(3):39-40,42
沁水煤田东南缘 15 # 煤层结构复杂 ,煤厚变化大 ,煤层对比困难。通过分析 15 # 煤层形成前后的沉积环境 ,指出了该区 15 # 煤层分叉、合并及煤厚变化规律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进而为煤层对比提供可靠依据 ,为煤矿生产提供分析预测资料  相似文献   
38.
神东矿区煤层自然发火的机理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神东矿区煤层自然发火情况做了总结,对煤层自然发火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神东矿区的特点,提出了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将自然发火理论与现场实际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39.
霍州矿区深部煤层的三维地震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州矿区李雅庄矿煤层埋藏深,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断层,陷落柱多,构造控制程度低。叙述了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的解释方法以及解释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取得的成果与实际进行了对比,经过生产实际验证,三维地震勘探精神度,成本低,见效快。  相似文献   
40.
房屋增层与基础加固中的逆序桩基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屋增层与基础加固中常用的压入式桩基是逆序桩基的典型应用。本文分析了在先有房后有桩这种特殊形式中地基土和桩的共同工作的必然性;在国内外学者对桩基的大量研究、实测和模型试验所得结论的基础上,假定了桩、土共同工作中的承载比例;根据结构增层或加固前后基础形式及其工作的分阶段性,提出了地基上和桩的承载力验算方法以及基于Geddes解计算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沉降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