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0篇
  免费   845篇
  国内免费   528篇
电工技术   66篇
综合类   1070篇
化学工业   10745篇
金属工艺   185篇
机械仪表   135篇
建筑科学   259篇
矿业工程   175篇
能源动力   69篇
轻工业   1725篇
水利工程   29篇
石油天然气   1286篇
武器工业   151篇
无线电   1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33篇
冶金工业   466篇
原子能技术   204篇
自动化技术   85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964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874篇
  2008年   962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780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丙酮低压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催化剂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丙酮低压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所需要的催化剂体系及反失活机理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并对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比较,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2.
53.
PS/P(BA—BOA)核壳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BOA)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P(BA-BOA)核壳型复合乳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液粒子的微观形态,探讨了聚合方式等对微观结构的影响,对乳液的稳定性以及乳液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聚合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N—甲基吡咯烷酮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的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维义  林青 《工业催化》1993,1(3):13-18
以异丁烯为原料的两段直接氧化生产甲基丙烯酸最新工艺有许多优点。其技术关键在于研制出高效的甲基丙烯醛选择性氧化催化剂。本文报道P-Mo-As-Cu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经优化后获得高选择性、高活性的二段氧化催化剂,其甲基丙烯酸收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56.
57.
PBA/αMS—AN核壳乳液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8.
作者针对目前电流变(ER)液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建立ER液测试系统和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含聚合物粒子的ER液的设计、性能以及它们产生ER效应的机理。 首次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直接合成了具有较高ER活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含水ER液,研究了影响该体系的屈服应力(τs)、漏电流密度(J)和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水分在含水ER液中的作用是协助产生可移动离子的观点,并用离子极化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 首次通过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均聚或与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用反相悬浮聚合工艺成功地制备了有较高活性的含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的无水ER液。 研究了含聚苯胺(PAn)的ER液的性能及其与组成材料性能的关系。证实了“多粒子效应”和由于自由电荷在粒子间跃迁产生的“导电率效率”对ER效应有重要作用。指出ER液的电流主要是沿粒子链或柱状体进行传输的,并首次将电导的不同程跳跃模型推广到ER液中,较好地解释了ER液的电导行为。 用共混或接枝共聚等三种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An复合粒子。并用它们组成ER液,得到了E=2.8kV/mm时,τs高达16.3kPa,J仅为2.67μA/cm~2的高性能ER液。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核壳型复合粒子中的核与绝缘壳层间的相互作用和ER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60.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改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