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44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在选矿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铁坑褐铁矿进行了强磁-阳离子反浮选新工艺的研究,通过合理使用高效选矿设备及浮选药剂,使铁坑褐铁矿各项技术指标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2.
李丹 《矿冶工程》1991,11(3):43-47
本文针对大宝山褐铁矿原料烧结,利用矿相显微镜查明了不同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和烧结碱度下各焙烧小团块的矿物组成与显微结构,揭示了褐铁矿烧结矿成矿的机理,找到了生成以针状铁酸钙为主粘结相的褐铁矿烧结矿的适合碱度、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为褐铁矿低温烧结新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地质样品中痕量金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地质样品中金含量为10~(-8)数量级时的物相分析方法.方法主要是为在化探异常评价研究中,通过查明金的赋存状态,为解释金异常的形成机制服务的.提供的分析手续可测定裸露和半裸露自然金,碳酸盐矿物包裹金,铅、锌和铜硫化物包裹金,褐铁矿包裹金,黄铁矿包裹金和石英难溶硅酸盐包裹金等六相.金总量≥10×10~(-8)时,分相后的测定限为1×10~(-10).  相似文献   
44.
武丹宇  庄故章  冯艳虎 《矿冶》2023,32(1):38-43
对老挝某褐铁矿抛尾矿进行了磁化焙烧—重选—磁选试验。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进行了焙烧、磁选、重选分选试验,并进行了多流程对比试验,研究出了适合该矿的选矿工艺流程,采用还原焙烧—摇床—弱磁选,取得了精矿产率42.95%、铁精矿品位62.10%、回收率45.73%的指标;采用中选焙烧—摇床—弱磁选,取得了精矿产率28.41%、铁精矿品位59.70%、回收率29.28%的指标。  相似文献   
45.
文章根据FMG混合粉的物理性能及其同化性能和液相流动性能,针对包钢500 m^2大型烧结机生产应用进行总结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包钢目前工艺及原料条件下,FMG混合粉配比为20%时,烧结技术指标及烧结矿质量指标最佳;配比超过26%,烧结矿质量指标虽然可以通过相应的应对措施得到保障,但烧结过程控制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46.
针对湿法冶金浸出液除铁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行了研究, 通过调节pH值、温度、加入双氧水的速度, 研究了类针铁矿沉淀结晶的最佳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褐铁矿晶种对类针铁矿沉淀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80~85 ℃, pH=2.4~2.8时, 以8 mL/h的速度缓慢加入30%的双氧水, 除铁效果较好; 褐铁矿晶种的加入有利于类针铁矿在其表面二次成核, 形成大颗粒包裹体。  相似文献   
47.
以煤泥为还原剂,考察了其种类及用量、还原温度与时间以及CaCO3添加量等对褐铁矿中铁氧化物直接还原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还原产物中铁矿物的存在形式,考察了添加剂用量对含碳球团熔融分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煤泥C还原效果最好,其用量30%,CaCO3添加量3%,在1250℃下直接还原30 min,含碳球团金属化率达94.02%. 铁在产物中主要以金属铁颗粒存在,粒度多大于30 mm,添加3% CaCO3使渣铁分离效果明显,有利于产物分离. 表明煤泥是一种良好的褐铁矿还原剂.  相似文献   
48.
采用微波失重在线检测装置和XRD分别分析了褐铁矿与生物炭升温至923 K的失重变化及微波焙烧前后的矿相变化;同时基于褐铁矿微波还原焙烧升温失重曲线,采用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了褐铁矿在不同温度段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褐铁矿与生物炭在923 K的还原温度下转变为磁铁矿,同时生成少量的硅酸亚铁(Fe2SiO4);其微波还原焙烧过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在366~470 K,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分别为30.7和26.3 kJ/mol,反应机理符合反应级数函数,属于化学反应控制;在470~650 K,表观活化能(E2)分别为40.3和33.1 kJ/mol,反应机理符合Avrami-Erofeer函数,是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化学反应控制;在650~825 K,表观活化能(E3)分别为52.4 和52.9 kJ/mol,反应机理符合Zhuralev-Lesokin-Tempelman函数,属于三维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49.
针对云南某金矿氰化尾渣铁回收过程中存在磁铁矿回收率偏低的问题,进行了磨矿细度、磁感应强度、脱泥磁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原矿磨矿粒度过细是导致磁铁矿回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磨细后磁铁矿主要损失在褐铁精矿中。对现场获得的褐铁精矿进行的实验室弱磁选试验结果表明,能从褐铁精矿中获得产率约为8%的磁铁矿,磁铁矿中铁的总回收率可提高15%左右。试验结果应用于现场生产,对现场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将褐铁粗精矿引流至弱磁精选进一步回收磁铁矿,磁铁精矿中铁回收率提高了13.92%,总铁回收率提高了11.23%,吨矿价值提高了55.31元,不仅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回收,同时可为企业增效创收。  相似文献   
50.
为了应对资源危机,降低烧结矿成本,永通公司就高比例配用廉价褐铁矿粉烧结进行了生产试验,并对高褐铁矿配比条件下适宜的操作参数和强化烧结的措施进行了探索。在保证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烧结矿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