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3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174篇
电工技术   148篇
综合类   323篇
化学工业   609篇
金属工艺   1581篇
机械仪表   282篇
建筑科学   90篇
矿业工程   567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33篇
武器工业   204篇
无线电   3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6篇
冶金工业   2156篇
原子能技术   88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在有乙醇的酸性介质中,苯基萤光酮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能与离子生成稳定的胶束三元络合物,是测比较灵敏的显色反应,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1×10~5,桑德尔灵敏度S=0.00165微克/厘米~2。在试验条件下钼与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钼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严重干扰的测定,可以利用盐酸羟胺与EDTA还原掩蔽予以消除,基体铁元素被抗坏血酸还原后,可以不需分离,在试样酸溶后直接进行的测定。适合于钢铁中的快  相似文献   
992.
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及地质样品中W(ε=1.3×10~5 l·Mol~(-1)·cm~(-1))和Mo(ε=1.4×10~5 l·Mol~(-1)·cm~(-1)),是目前光度法测定微量W和Mo的高灵敏度方法之一。本试验是应用此法在一份溶液中同时测定化探分散流样品中的微量W和Mo。方法灵敏度较高,重现性较好,不必考虑W、Mo的相互干扰问题。在W、Mo含量相差不悬殊的情况下(10倍量以内),可获得满意结果。该法适宜于化探分散流样品中1~XXX ppm W和Mo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3.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微量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3,7-三羟基-9-取代基荧光酮是目前我国分析工作者研究的比较活跃的一类高灵敏有机显色剂。有关应用此类试剂光度分析微量的方法已有专题评述[1]。二溴羟基辛基荧光酮是一种新的荧光酮试剂,文献[2]曾报道了在CTMAB存在下,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的三元胶束络合物的形成条件.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法分析钢中微量的适宜条件,提出了在0.18mol/LH2SO4及0.08mol/LH2PO4介质中,以抗坏血酸、EDTA及盐酸羟胺为联合掩蔽剂,建立了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普通钢及低合金钢中0.0…  相似文献   
994.
人工神经网络解析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钨和钼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单纯形法优化了、钼-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CTMAB显色体系的实验条件。应用三层ANN-BP网络解析和钼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了和钼并与偏最小二乘法、因子分析、P-矩阵法、卡尔曼滤波、主成分回归等化学计量学方法的解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神经网络方法优于其它方法。使用改进的BP算法,避免了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麻痹现象。提出了目标向量的简单变换方法及便于网络参数选择的收敛评价函数。  相似文献   
995.
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的XP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表面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W-P合金镀层表面存在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而镀层内的Ni、W、P则均以零价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96.
张歆 《江苏化工》1998,26(5):13-15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Pt-WO3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Pt-WO3电极的催化活性由电极的组成和电极的微观表面的结构所决定。  相似文献   
997.
非晶态镍—钨—磷合金电沉积层的组织结构及耐蚀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被广泛用作材料的防护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衍射分析及腐蚀介质浸泡试验研究了镍--磷合金电镀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及耐蚀性。试验发现,所得合金镀层呈非晶态。进行热处理,当温度达300℃以上时,镀层开始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化;当加热至400℃以上,镀层已完全转变为晶态结构,腐蚀试验发现,镍--磷合金镀层在85%H3PO4、10%H2SO4、20%H  相似文献   
998.
11—钨锌合铝杂多酸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交换冷冻法制得11锌合铝杂多酸H7[Al(H2O)ZnW11O39]·12H2O。确定了反应的pH值和物料的最佳比。用元素分析、电位滴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电位滴定表明其7个质子是两步离解的。红外光谱给出了4个特征峰,紫外光谱给出了两个强的荷移跃迁谱带。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结果,确认11锌合铝杂多酸具有Keggin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合成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OA)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其选择性为99.9%,产率为93.9%。  相似文献   
999.
钨的超高压成型与低温烧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FSSS粒度3μm-4μm的FW-1型工业粉,在湿氢中经1200℃11h的高温处理,粉末的粒度,粒形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该粉末在超高压条件下,生坯的相对质量密度可达90%以上。烧结实验证实,这种高密度铁生坯,具有优良的烧结性能。经1800℃h或2100℃1h烧结,其相对质量密度分别达到9.65%和94.76%。  相似文献   
1000.
11-钨锌合铝杂多酸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交换-冷冻法,以分析纯试剂制备了11-锌合铝杂多酸H7[Al(H2O)ZnW(11)O39]·12H2O。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11-锌合铝杂多酸的最佳条件。用元素分析法、X射线衍射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美国Par公司M378频率响应系统配1286电化学接口测试11-锌合铝杂多酸的阻抗谱,并对其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