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3篇
  免费   1152篇
  国内免费   268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296篇
化学工业   1137篇
金属工艺   474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108篇
矿业工程   2058篇
能源动力   46篇
轻工业   109篇
水利工程   51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篇
冶金工业   2223篇
原子能技术   82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炼铁烧结机头除尘灰(烧结灰)为实验原料,通过XRF、XRD、SEM-EDS手段对原料进行表征,采用酸性硫脲法浸出烧结灰提取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烧结灰中提取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炼铁烧结灰中银的浸出率为响应值,选取对硫脲浸出烧结灰提银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反应温度、硫脲浓度、浸出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中心设计方案以三因素五水平设计实验,得到最优的提银工艺条件,并获得拟合度高的二阶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硫脲浸出烧结灰中银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50℃、硫脲浓度22g/L、浸出时间90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银浸出率的模型预测值为89.38%,实验真实银的浸出率为89.9%,其相对误差为0.52%,表明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可用于预测烧结灰提取银的浸出过程。  相似文献   
102.
用有限元法、块体理论及刚度法对樟村坪磷矿采场伪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与现场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3.
四川某地富钾卤水的发现及其成因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某地新发现的富钾卤水,钾含量异常高,为世界罕见的液态钾矿资源,溴、碘、硼、锂等有用组份也远远超过综合利用工业品位。富钾卤水的成因为沉积变质和固相钾矿溶滤的复合,既具资源意义,又具有寻找固液态钾矿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新疆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178.53万hm2,其中膜下滴灌棉田面积达到59.133万hm2。滴灌棉田盐碱化是节水灌溉中产生的新问题,春灌是水利措施改良盐碱地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新疆巴州试验站膜下滴灌棉田的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春灌淋洗定额,以减轻盐碱对土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以某公司的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针对污泥中含铬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去除铬的处理工艺.根据铬在污泥中存在的状态,采用硫酸作为浸出试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同时也对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电镀污泥中铬的质量分数为22.05%;取此种污泥2g,用10mol/L的硫酸溶解,在固液比(质量分数)为15∶1,搅拌速率为800r/m,待反应90min后,可使污泥中各种形态的铬溶解于硫酸中,从而去除污泥中的铬.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污泥中铬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浸出的铬可进一步综合利用,剩余污泥也可安全填埋,有利于减少此类污泥对环境甚至生态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6.
107.
以未拆和已拆电子元器件的废旧印刷线路板(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s,WPCBs)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其在硝酸中金属铜的浸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铜的浸出率随粒径的增大、时间的延长和固液比的减小而增大,温度对两者的影响都不大。已拆电子元器件的WPCBs的铜浸出率随H2O2和HNO3用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后者在实验讨论的范围内,H2O2和HNO3用量对其浸出率无明显影响。对于1 g样品,当未拆电子元器件的WPCBs粒径为0.25~0.5 mm,固液比为1:1,H2O2和HNO3均为2 mL时,50℃浸出2 h,即可浸出几乎全部的铜;当已拆电子元器件的WPCBs粒径为0.1~0.25 mm,固液比为1:1,H2O2和HNO3用量分别为2 mL和6 mL时,室温浸出2 h,铜浸出率达92.03%。  相似文献   
108.
To effectively utilize ilmenite and recycle KOH solution,the extraction behaviours of titanium and other associated impurities in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ilmenite by highly concentrated KOH solution were studied.Experiments on the extraction behaviours of titanium as well as other associated impurities of ilmenite such as iron,silicon,calcium,and aluminiurn were carried out.The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including reaction temperature,KOH concentration,reaction time,alkali-to-ore mass ratio,and particle siz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itanium and other impurities were examined.When the finely ground ore (58-75 μm) reacted with KOH solution (80wt%) in an alkali-to-ore mass ratio of 7:1 at 260°C for 60 min,almost complete extraction of titanium was achieved,while the extraction rate of aluminium was 78% and that of other impurities was less than 22%.Moreover,high purity (98.2wt%) TiO2 with the anatase structure could be gained in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09.
教学追求有效性,有效教学的达成与其要素的构成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低效的现状,该文从实践的角度揭示出实施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学习方式、反思性教学、课堂评价、师生关系。最终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其作用:明晰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坚持反思性教学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0.
研究北京粮食作物种植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累积量、淋失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在喷灌条件下冬小麦试验季节硝态氮的累积主要在80 cm深度以上;而夏玉米季节,硝态氮的峰值运移到150 cm左右,硝态氮存在明显的深层淋失现象。硝态氮的剖面含量一般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单季施氮量低于110 kg/hm2,土壤氮素处于稍微亏损状态;而施氮量大于220 kg/hm2时,在0~200 cm土层内,硝态氮有明显的累积现象,硝态氮的累积量一般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建议该地区年施氮量为250kg/hm2以维持农田氮平衡。考虑到当地的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2.5m左右,可以初步得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但是长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施肥将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