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6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204篇
电工技术   158篇
综合类   267篇
化学工业   1268篇
金属工艺   662篇
机械仪表   263篇
建筑科学   95篇
矿业工程   255篇
能源动力   197篇
轻工业   16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武器工业   48篇
无线电   1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8篇
冶金工业   285篇
原子能技术   150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为了研究缸套铸铁材料石墨形态对其磨损过程的影响,选取了灰铸铁、蠕墨铸铁和球墨铸铁3种具有不同石墨形态的铸铁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了干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灰铸铁的摩擦系数及磨损量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而蠕墨铸铁及球墨铸铁随温度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常温下灰铸铁的摩擦系数及磨损量最大,耐磨性能最差;高温时灰铸铁的摩擦系数及磨损量仍然最大,蠕墨铸铁的摩擦系数大于球墨铸铁,但磨损量最小,耐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用简单混杂和球磨方法制备的天然石墨/锑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嵌/放锂性能以及循环过程中嵌/放锂容量衰减机理。复合材料中的锑以独立的可逆嵌/放锂反应参与吸/放锂过程并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嵌/放锂容量。较大颗粒的锑在嵌/放锂过程中体积剧变导致颗粒破碎、电接触恶化而渐渐失去嵌/放锂活性,因此由简单混杂所获得石墨/锑复合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容量逐渐降低;采用球磨方法在天然石墨颗粒表面形成弥散分布的小颗粒锑则能获得具有较高可逆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的石墨/锑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碳.纳米铁氧体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别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着重对比研究了超细碳材料加入前后的变化。利用小型烟箱试验测出产物在军用红外波段质量消光系数大于1.1m^2/g;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在2~18GHz的电磁参数,并得到损耗角正切值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在纳米铁氧体中添加超细碳材料,铁氧体原有的磁损耗不变,介电损耗值有了显著提高,从而增加了电磁波的总损耗。由此证实超细碳-纳米铁氧体复合材料具有宽频吸波特性。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轿车车灯及其模具的生产工艺流程,针对车灯模具的生产实际情况,说明了采用电火花加工的必要性及正确选择电极材料的重要性。分析了复杂车灯模具大型电极制作的难点,并重点研究了其解决措施,最后指出了设计模具加工用电极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5.
谭敦强  黎文献 《铸造》2002,51(5):280-282,309
采用石墨粉加入到Al Ti熔体中的方法来制备Al Ti C晶粒细化剂。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反应时间的Al Ti C合金微观组织 ,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 ,研究了石墨与Al Ti合金熔体反应生成TiC粒子的机理。结果表明 :在 10 73~ 1173K温度范围内 ,将石墨加入Al 5 %Ti合金熔体中 ,石墨与Al液不会直接反应生成Al4 C3 ,石墨也不会转变成游离的碳原子而与Ti反应生成TiC。TiC由下面反应式生成 :Ti C石墨 →TiC、TiAl3 C石墨 →TiC 3Al  相似文献   
106.
石墨表面金属化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化学镀技术制备镀铜和镀镍石墨粉,采用粉末冶金复压复烧工艺制备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该复合材料的结构、摩擦磨损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石墨表面铜、镍镀层改善了石墨和铜合金基体界面结合,摩擦过程中所形成的润滑膜与基体粘附性好,显示出更好的润滑减摩效果,摩擦副摩擦因数由0.24降低到0.20,磨损率降低约50%;实验条件下,6%(质量分数)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经历轻微磨损、中等磨损和严重磨损3个磨损过程;而6%镀铜、镀镍石墨铜基复合材料只经历轻微磨损和中等磨损两个磨损过程。  相似文献   
107.
以导电胶涂层作为辅助电极、石墨作为工具电极,用实验的方法考察了电火花加工非导电陶瓷SiO2的可行性;证明在正极性加工条件下,石墨电极能增强导电膜生成,提高加工稳定性;并给出了脉冲宽度、加工电流等电参数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及表面质量等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8.
石墨表面镀铜对铁基粉末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峰  王绪然  冯小明  王永善 《铸造技术》2007,28(8):1103-1104
石墨与铜的界面结合及石墨在基体中的分布方式,是影响铁基粉末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重要因素。用镀铜石墨制备铁基粉末复合材料,并测定了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经镀铜处理后,使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有所降低,磨损性能提高20%~30%。  相似文献   
109.
非金刚石相碳成分对金刚石薄膜晶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伟  毛友德 《表面技术》1994,23(4):164-166
应用Raman光谱和SEM方法研究了在用热丝CVD方法生长金刚石薄膜中,生长膜中非金刚石相碳成分对金刚石晶粒晶形的影响。还讨论了生长条件如碳源浓度、衬底温度等对生长膜中非金刚石相碳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采用不同表面状态的石墨粉和以不同方式加入到Al-Ti合金的方法来制备Al-Ti-C晶粒细化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Al-Ti-C合金的微观组织,采用Leco装置检测了Al-Ti-C合金中的碳含量。结果表明,在制备Al-Ti-C合金过程中,石墨表面经预处理后可以提高石墨收得率,在石墨粉中掺入铝粉及添加剂R能急剧提高石墨的收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