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66篇
  免费   4805篇
  国内免费   1930篇
电工技术   1195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2321篇
化学工业   15069篇
金属工艺   2798篇
机械仪表   915篇
建筑科学   2548篇
矿业工程   832篇
能源动力   2424篇
轻工业   2102篇
水利工程   305篇
石油天然气   2148篇
武器工业   152篇
无线电   18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53篇
冶金工业   2667篇
原子能技术   384篇
自动化技术   553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958篇
  2022年   1336篇
  2021年   1465篇
  2020年   1543篇
  2019年   1466篇
  2018年   1340篇
  2017年   1526篇
  2016年   1633篇
  2015年   1508篇
  2014年   2255篇
  2013年   2440篇
  2012年   2915篇
  2011年   3154篇
  2010年   2345篇
  2009年   2376篇
  2008年   1881篇
  2007年   2382篇
  2006年   2345篇
  2005年   1951篇
  2004年   1657篇
  2003年   1534篇
  2002年   1185篇
  2001年   885篇
  2000年   807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551篇
  1997年   387篇
  1996年   344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负载型复合载体及其镍基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ZrO_2/Al_2O_3和ZrO_2/Al_2O_3-SiO_2复合载体,研究了不同复合载体对Ni基催化剂CO_2重整甲烷反应和性能的影响,并用XRD、IR、TPR、TPD和BET等方法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_2负载在基载体后比表面积、碱性、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和Ni与ZrO_2的相互作用增大。NiO在复合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与ZrO_2的负载量有关,ZrO_2的负载量为37.5%时NiO的分散容量达最高值(24.0%)。与Ni/ZrO_2相比,Ni/ZrO_2/Al_2O_3-SiO_2和Ni/ZrO_2/Al_2O_3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能力增大,CO_2吸附量增加,酸强度降低,CO_2重整CH_4反应活性提高,其中以Ni/ZrO_2/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62.
以草酸乙醇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不同的沉淀次序(并流、反加和正加)制备了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活性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3种复合催化剂的还原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反加法和正加法均形成类胶体沉淀,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较大。IR研究发现,催化剂在1101cm-1处表现Cu/Zn/Al氧化物与HZSM-5分子筛之间相互作用的IR吸收峰强度与其催化活性间存在对应关系。XRD结果表明,并流法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中有铜锌同形取代现象,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3.
64.
通过中试考察了改性蜂窝陶瓷催化臭氧氧化(催化氧化)—活性炭过滤的净水效果,并与臭氧—活性炭工艺进行比较。试验条件下蜂窝陶瓷催化剂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均不会促进气体向水中的传质;静态条件下催化氧化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比臭氧单独氧化高;动态试验中,催化氧化对UV254的去除率高于臭氧氧化,但对TOC的去除没有优势,与臭氧氧化相比催化氧化有利于后续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GC/MS测定表明,催化氧化及其后续活性炭出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分别比臭氧单独氧化少9%和32%。经Ames试验发现,两种氧化及其后续活性炭处理后水的致突变活性均有微小增加。  相似文献   
65.
A novel regenerable Fe/activated coke (AC) desulfurizer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of Fe(NO3)3 on an activated coke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t 200 °C the SO2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Fe/AC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C or Fe2O3.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TPD) revealed that H2SO4 and Fe2(SO4)3 were generated on the desulfurizer upon adsorption of SO2. Effect of desulfurization temperature was also investigated which revealed that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rom 150 to 250 °C, the SO2 removal ability gradually increases. The used Fe/AC can be regenerated by NH3 at 350 °C to directly form solid ammonium-sulfate salts.  相似文献   
66.
Removal of gold from basic solutions containing [Au(CN)2]? has been demonstrated using the inherently conducting polymer polypyrrole. Polymers containing sulfonated aromatic dopants have been found to display a significant ability to remove gold from such solutions.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solutions containing both gold and copper cyanide complexes indicate that the recovery process is not highly selective. However, the polypyrroles used display significantly faster rates of gold recovery than activated carbon. © 200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67.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装置的生产能力和碳纤维的市场需求情况,提出了国内碳纤维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发展国内碳纤维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Yong) 的(exergy)分析法,对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分析显示:炯效率随着放热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其最大值出现在最优放热压力处,同时,本文还就气体冷却器口温度、蒸发温度及蒸汽过热度对系统Yong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69.
MnCl_2/活性炭催化合成正丁基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活性组分的筛选,开发出活性炭负载氯化锰(M nC l2/AC)催化剂,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正丁胺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正丁基氨基甲酸甲酯(MBC)。考察了M nC l2负载量对M nC l2/A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M nC l2负载量为0.2mm ol/g;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DMC)∶n(正丁胺)=3,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h。在此条件下,正丁胺能完全转化,MBC的收率达到96.5%。探讨了不同载体负载的M nC l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中性载体有利于甲氧羰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70.
使用光强标定的发射光谱(AOES)测量了CHF3/C6H6混合气体的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放电等离子体中基团的分布状态。实验发现随着CHF3流量的增加,成膜基团CF、CF2、CH等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刻蚀基团F的密度也会增加,从而使得a—C:F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同时红外吸收谱(IR)分析表明,在高CHF3流量下沉积的a—C:F薄膜中含有更高的C—F键成分。可见在a—C:F薄膜的制备中CHF3/(CHF3 C6H6)流量比是重要的控制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