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78篇
  免费   5518篇
  国内免费   2772篇
电工技术   6379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4285篇
化学工业   13687篇
金属工艺   1319篇
机械仪表   3579篇
建筑科学   3752篇
矿业工程   1637篇
能源动力   3120篇
轻工业   10920篇
水利工程   1480篇
石油天然气   19773篇
武器工业   176篇
无线电   22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82篇
冶金工业   1454篇
原子能技术   252篇
自动化技术   2616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809篇
  2022年   1573篇
  2021年   2003篇
  2020年   2298篇
  2019年   2081篇
  2018年   1769篇
  2017年   2289篇
  2016年   2553篇
  2015年   2415篇
  2014年   4343篇
  2013年   4615篇
  2012年   5097篇
  2011年   5058篇
  2010年   3739篇
  2009年   3601篇
  2008年   3258篇
  2007年   4240篇
  2006年   4368篇
  2005年   3780篇
  2004年   3369篇
  2003年   2993篇
  2002年   2524篇
  2001年   2122篇
  2000年   1849篇
  1999年   1467篇
  1998年   1176篇
  1997年   965篇
  1996年   775篇
  1995年   613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51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立娟  岳湘安 《油田化学》2006,23(3):243-247
水驱后的残余油膜将贴于孔隙壁面,为壁面边界层流体,处于三相界面的包围和共同作用下。目前的调研结果显示,油膜的组成及力学特性沿孔壁方向上是变化的。在化学驱过程中油膜不仅受到驱油剂的驱替作用。还受驱油剂/油界面张力、油/固体界面张力及驱油剂/固体界面张力的阻碍作用。由于油膜组成、力学特性及相间作用的复杂性.以往对油膜驱替机理的研究都是从微观实验的角度对现象作观察和定性解释。本文根据水驱后残余油膜在油藏孔隙中存在的特点,提出了油膜驱替的简化模型。基于油膜驱替的微观实验,采用数值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分别计算了不同黏弹性驱油剂在不同的驱油剂/原油界面张力作用下对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考察了驱油剂的流变性、驱油剂/油界面张力、驱替速度等因素对驱替不同厚度油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了驱油剂/原油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在驱替残余油中的综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驱油剂对油膜的驱替始于驱油剂/油界面,要同时克服驱油剂/油界面约束力和油膜的屈服应力。降低界面张力、增强驱油剂的黏弹性、增加驱替速度,有利于提高驱替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适当增加驱油刑的黏弹性可以放宽驱替薄油膜时对超低界面张力的要求。图13参9。  相似文献   
82.
由于电网谐波污染严重,对谐波的抑制已成为供电部门的重要任务。文章介绍一种既能稳压又能抑制谐波的新型电源,它采用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的方法,通过瞬态电压补偿后可得到纯净的三相正弦平衡电压。  相似文献   
83.
对氧化钙固体碱催化剂用于甲醇和大豆油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以及采用四氢呋喃等溶剂溶解产物中的甘油和脂肪酸甲酯以分离回收催化剂的方法。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65℃、催化剂用量为8%、反应1.5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到了95%以上。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表明,CaO的催化活性比K2CO3/γ-Al2O3和KF/γ-Al2O3固体碱催化剂高,寿命更长,重复使用20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4.
申福龙  余学军 《润滑油》2006,21(2):14-21
与大庆原油相比,大庆原油混兑8%俄罗斯原油后,对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和质量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基础油HVI 150、350、650的粘度指数下降了1~4个单位,旋转氧弹上升了19~47 min,比色上升了0.5个单位。基础油综合收率提高了0.04%。大庆原油混兑8%俄罗斯原油后,通过调整润滑油生产装置的操作条件,可以生产符合Q/SHR 001-95标准的HVI 150、350、650基础油。  相似文献   
85.
大庆长垣西侧扶杨油层油水同层形成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西侧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勘探实践,从顶生下储的特殊成藏原理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水层形成机理,提出了2种形成模式。认为扶杨油层的油水同层是在以上覆烃源岩的超压为驱动力的成藏条件下形成,油水混合运移注入储层,由于储层的孔喉小,油水重力分异不好,造成孔隙存油,喉道存水。这种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在孔隙中分布状况特殊,使得电阻率等曲线反映流体的信息变弱,造成油水层识别变难。为此提出多参数降维油气水层识别方法,经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加氢裂化尾油经酮苯脱蜡和白土精制工艺可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该基础油具有很好的低温流动性能,且对添加剂感受性好,硫、氮含量低,饱和烃含量高,可以调合中、高档润滑油,制备白油.加氢裂化尾油的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原油罐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罐区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认真考察、对比,在石西集中处理站原油罐区安装了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的传感信号是光的波长变化,传感器及其探测系统是靠光缆连接而进入被测现场,它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绝缘性、高抗电磁干扰性、防潮耐蚀、寿命长等其他传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阐述了其系统构成和运行效果.该系统在石西集中处理站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8.
机械-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旋转钻井破碎井底岩石中仍是以机械破岩为主,理论与实践证明,射流辅助破岩是提高钻井破岩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它们的耦合特性研究极少。文章基于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理论分析,进行了机械与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压力和水楔作用对岩石渗流场、应力场具有重要作用,耦合作用比非耦合作用的破岩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实验条件下,砂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40%左右,灰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20%左右。  相似文献   
89.
仝坤  王琦 《特种油气藏》2006,13(2):98-100
针对辽河油区超稠油采油污水的特点,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对采油污水处理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污水的CODCr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污水经过简单生化,进一步降解污染物,能够实现稳定迭标排放,且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90.
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加热半径与井网关系的新理论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合评价了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加热半径计算的3种经典模型,并推导出了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最大加热半径计算公式,首次采用Buckley-Leverret方程计算了热水带的加热半径,其结果与油田开发实际符合较好.同时,首次提出了稠油蒸汽吞吐在多轮次加热过程中的一种新理论:在1~4周期蒸汽起到了扩大加热半径的作用,随着周期增多而加热前缘向外扩展作用减小,蒸汽主要起重复加热油层的作用.本文导出的新模型公式及提出的新理论,对于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井距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