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3篇
  免费   1438篇
  国内免费   657篇
电工技术   4776篇
综合类   1308篇
化学工业   1657篇
金属工艺   408篇
机械仪表   1126篇
建筑科学   1296篇
矿业工程   449篇
能源动力   1221篇
轻工业   323篇
水利工程   972篇
石油天然气   3530篇
武器工业   158篇
无线电   9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4篇
冶金工业   488篇
原子能技术   112篇
自动化技术   170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1233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529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086篇
  2009年   1189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1441篇
  2006年   1383篇
  2005年   1106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为解决依赖装维上门鉴别光网络单元故障带来的不便,可以从机器视觉入手实现自动化故障识别。近年,ImageNet挑战赛的成功推动了物体识别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基于卷积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视觉识别方面已经达到人类水平,为光网络单元故障的自动识别提供了技术基础。文章对识别光网络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研究,将设备工作状态分为7个场景,提出了利用手机APP采集图片识别故障的解决方案并投入了实际生产;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一种通过算法整合的方式综合运用物体检测和图像分类算法,分3阶段逐步求精,解决了图片过滤,光网络单元型号和状态识别等问题,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光网络单元故障。从数据上看产品的端到端准确率超过84%,识别速度达到10 FPS,月均提供服务超过1万人次,在减少用户等待的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随机环境中配对依赖人口数两性 Galton-Watson 分枝过程的条件均值增长率的极限性质.利用上可加函数的性质,得到配对单元平均增长率的极限性质和该过程条件均值的上界和下界.文中给出了关于过程条件均值增长率的两个序列,利用配对单元平均增长率的性质,获得了这两个序列的极限性质.随机环境中配对依赖人口数两性分枝过程比较复杂,本文的结论推广了现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谢辉 《陕西煤炭》2020,39(1):204-208
结合“减税降费”的政策背景,以陕西省某转制地勘单位为例,引入风险控制相关理论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税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转制地勘单位面临的税务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税收类型,应着重关注不同方面的风险,排序前6位的风险依次为企业所得税扣除类风险、增值税决策环节风险、增值税销售环节风险、房产税计税依据风险、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类风险、增值税采购环节风险;并对上述风险的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从企业管控、政策优化两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油田的部分油井存在油管短路、地层高压低渗、漏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压井作业困难,并且压井作业过程中的井控与环境污染风险较大。为了进行不压井检泵作业,同时缩短检泵之后的产量恢复周期,进行了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并研制了不压井作业装置。为解决起下抽油杆过程中的防喷问题,改进了抽油泵底阀结构,该结构可实现起下抽油杆过程中油管不带压、无溢流,并保障起下油管过程中的井控安全。该技术在江苏油田现场应用9井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由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镇海炼油化工股份公司(镇海炼化)共同开发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先进控制系统,以及该系统在镇海炼化的工业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工业实践表明,模型和控制策略的综合应用明显地改善了先进控制系统的适应性.先进控制系统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装置的操作平稳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掺渣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Kazakhstan oil pipeline the refinery at Dushanzi Pet- rochemical Company will process the Kazakhstan-Russian mixed crude at full steam starting 2007. The high sulfur, nitro- gen and heavy metals contents in the Kazakhstan-Russian mixed crude would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secondary processing units of the Dushanzi refinery, in particular on the distillate hydrocracking unit, which mainly operates on vacuum g…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各油区储量套改一般采用岩心分析资料刻度测井资料的思路来建立二次解释模型,即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之间的关系,然后应用这些关系进行定量解释和计算机处理。着重讨论了应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建立二次解释模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即单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井曲线校正及资料标准化方法和深度归位。利用胜利油区陈家庄地区的80多口井岩心、试油和测井数据,计算了主要的储层参数,平均绝对误差均低于1.3%,解释吻合程度达到了89%。所建立的测井二次解释模型的解释精度可满足储量套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效益,对炼油系统进行了流程协同优化。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由加氢裂化方案改为加氢改质方案运行,将改质柴油送入三号催化裂化装置(简称三催化装置)的提升管进行回炼;同时,将焦化蜡油改入加氢裂化装置进行加工,而蜡油加氢装置不再加工焦化蜡油以改善催化裂化原料。协同优化后,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柴油产品十六烷值提高7个单位;三催化装置的液化气收率提高1.96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0.8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2.28百分点;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喷气燃料产品的密度(20 ℃)降低至806 kg/m3,烟点为23.8 mm,尾油BMCI由11.8降低至10.8;蜡油加氢装置精制蜡油的饱和分质量分数提高4.68百分点,芳香分质量分数降低5.96百分点,氮质量分数降低0.06百分点,使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得以改善。通过将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喷气燃料馏分抽出送催化裂化装置回炼,与回炼改质柴油相比,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增加1.0个单位,改质柴油十六烷值提高4.8个单位。通过全炼油板块系统性优化,燕山分公司车用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由53.5降低至51.5,解决了质量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进化算法的常减压装置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优选优生进化算法(Select—best and prepotency evolution algorithm,SPEA)的常减压装置模拟方法。以各塔的温度分布为目标,基于生产过程和分析数据,采用SPEA确定各塔板Murphree效率,从而精确描述各塔板平衡偏离程度。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具有良好精度的常减压装置模型。系统分析了SPEA算法的关键参数——优选领域大小与计算复杂性及寻优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其取值为群体规模的10%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对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1.20 Mt/a加氢裂化装置的工程设计及工业运转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工艺及工程技术特点、装置的工业运转结果等,对装置的运转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在中等压力下,生产优质柴油和较低BMCI值尾油的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