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1篇
化学工业   32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796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日,媒体报道某食品企业涉嫌将大豆油掺入铜叶绿素,继而冒充橄榄油销售,报道称长期食用掺有铜叶绿素的油会伤肝肾。那么,铜叶绿素是什么呢?铜叶绿素也叫叶绿素铜,它是叶绿素的一类衍生物,常用的还有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铜钾盐,在食品工业中常做着色剂使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色素。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电缆料使用环氧大豆油作为主增塑剂的应用情况,实验测定了PVC电缆料中增塑剂不同添加剂量对成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考察环氧大豆油作为主增塑剂对PVC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与其他增塑剂并用时的移出现象,通过抽出实验来检测样品的耐移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环氧大豆油与其它环氧酯类增塑剂并用,或苯类增塑剂用量较低时,耐移出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33.
大豆油制取和加工过程中会散发出废气异味,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此,设计开发了一套适合大豆油制取和加工工艺的废气异味治理工艺系统,并已应用实践,效果良好。全套工艺设备设计选型包括湿式净化塔、脱水除雾装置、循环捕集泵、复合光催化装置、异味控制系统(除臭母片)、调频离心引风机、循环水箱(New Bio-C生物脱臭液)等。  相似文献   
34.
"一锅法"合成了2-吡啶甲醛缩邻氨基酚希夫碱钼(Ⅵ)配合物Mo O2(L)(Et OH)(L=2-吡啶甲醛缩邻氨基酚),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配合物的结构、金属含量进行表征。研究了该配合物在合成环氧大豆油中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氧化剂和大豆油摩尔比对大豆油转化率、环氧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m(催化剂)=30 mg、n(大豆油)∶n(叔丁基过氧化氢)=1∶1.5、反应10 h的条件下,大豆油转化率为69.7%,环氧产物的选择性为62.9%。  相似文献   
35.
在5 L搅拌式反应器内利用发酵性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理条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精炼大豆油废水生物处理的较佳条件:温度28 ℃、转速300 r/min、进气量2 L/min和接种量10%。在该条件下运行36 h后精炼大豆油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和含油量的去除率分别为97.31%和89.09%,生物量和油脂分别达到9.27 g/L和51.9%。通过Monod、Tessier和Moser模型研究了发酵性丝孢酵母生物量增长和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污染物降解,发现相比于Monod和Moser模型,Tessier模型更适合研究微生物的增长,并建立了发酵性丝孢酵母生物量增长的动力学方程式,所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可用于评估含油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36.
《广州化工》2014,(22):235
广州市东风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原为广州市远东化工厂,组建于1956年3月。1966年9月更名为广州市东风化工厂,1997年11月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系广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国有独资企业,是中国粘合剂、环氧树脂及环氧大豆油专业生产企业。主要研制、生产、经营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37.
汪斌  陈团 《涂料工业》2014,(12):1-5
采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无溶剂环氧地坪涂料体系的活性稀释剂成分,对环氧地坪涂料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ESO用量对环氧地坪涂料的稀释作用和增塑作用,及其对环氧地坪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ESO在环氧地坪涂料体系中的合适用量;并通过对固化剂和促进剂的选择和评估,确定合适的固化体系。  相似文献   
38.
环氧化食用油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大豆油反复油炸食物10次后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并将所得产物涂膜进行光固化。红外(IR)测试表明大豆油反复油炸食物后出现了环氧基团的特征吸收峰;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得出环氧化食用大豆油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环氧基与羧基的配比为1.1∶1,催化剂用量为1%,反应温度为110℃;与市售环氧化大豆油相比,环氧化食用大豆油的酯化率低,其丙烯酸酯的粘度小,光固化时间长,所得光固化膜的凝胶含量、铅笔硬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9.
大豆油经环氧化制成环氧大豆油(ESO),将ESO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经开环反应,合成植物油基含磷阻燃增塑剂DOPO-ESO。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了其结构,以热重分析和氧指数测定仪分析了其热失重行为、阻燃性能。研究了DOPO-ESO用量对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用量为40%时,PVC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增塑效果与ESO相当;而极限氧指数从22.3%上升到了37.3%,说明该产物可有效地改善PVC增塑体系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40.
沙茶酱原产于印尼,主要是由花生仁、椰子肉、虾仁、扁鱼、马拉煎:(幼虾加盐腌制而成)、花椒、葱头、大蒜、白芝麻、陈皮、大茴、小茴、姜黄、丁香、沙姜、桂子、南姜、盐、大豆油等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