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64篇
化学工业   55篇
金属工艺   249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121篇
矿业工程   49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篇
冶金工业   248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能谱分析及冲击断口形貌观察等方法,分析了X80M钢热轧板卷冲击性能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冲击性能不合格是因为板卷中存在严重的带状组织,该组织是以板条马氏体为主的脆性组织,存在明显的锰、硅元素偏析,它是冲击时的起裂源;带状组织中存在较多铌和钛的碳氮化物夹杂物,夹杂物呈方形,最大尺寸达到13μm,进一步降低了冲击韧性;解决或减轻带状组织的最有效手段是在板卷生产时减少或消除铸坯中的枝晶偏析程度。  相似文献   
52.
《金属制品》2014,(3):19-22
40CrNiMo钢热轧状态硬度较高,不能满足标准要求,通过硬度测试和光学金相显微观察等手段,研究不同退火工艺对40CrNiMo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NiMo钢经810~870℃加热保温后,在380℃/min空冷条件下显微组织为以贝氏体为主兼有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硬度较高,为300~340 HB;810~870℃完全退火炉冷过程中,形成铁素体+珠光体的带状组织,力学性能较差;760℃不完全退火后形成粒状贝氏体组织,硬度值约175 HB,达到了国标规定的退火交货状态产品硬度要求。  相似文献   
53.
磁钢的居里等温面,是钢加热时从铁磁性状态向顺磁性状态转变、冷却时则反之的第二级相变面。磁钢感应加热时,居里等温面磁导率的急剧变化及其空间位置的改变将导致感应电流密度和释热源的空间再分布,在一定条件下,这将引起居里相变面不稳定,会随着时间和空间产生波动,断开成独立的区段。  相似文献   
54.
某热成型板汽车B柱在整车碰撞试验后发生开裂,对其进行断口分析、微观组织检验、力学性能研究,综合分析了其开裂原因。结果表明,该热成型板B柱由于焊接工艺问题,使用的CO2气体保护焊在焊缝不完全正火区,存在异常的贝氏体组织,且有带状组织存在,硬度远低于正常部位及技术要求,在碰撞后发生开裂。  相似文献   
55.
袁睿  潘中德  武会宾 《金属热处理》2021,46(10):112-116
利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室温拉伸、低温冲击测试等试验方法,采用了正火、强化正火、正火+400 ℃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正火工艺对420 MPa级海洋风电用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正火处理后,正火态试验钢的平均晶粒尺寸由轧态试验钢的8 μm细化至6 μm,带状组织得到改善,强度与低温冲击性能均得到提升,屈服强度提升至442 MPa,-50 ℃下的冲击吸收能达到120 J;通过正火+400 ℃回火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为7 μm,虽然大幅度提升了钢的低温冲击性能,-50 ℃下的冲击吸收能量达到194 J,但是钢的屈服强度降低为422 MPa。强化正火后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少量贝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为5.6 μm,屈服强度提升至460 MPa,断后伸长率和低温冲击吸收能量相较于正火后试验钢有所降低但仍能满足EN10025性能标准,达到强韧性的最佳匹配,是生产420 MPa级海上风电用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6.
为了实现一次性在八芯带纤上不同波长阵列光纤光栅刻写,采用专门设计的带纤夹具夹持光纤,使用电控位移平台对带状光纤整体施加拉力,利用相位掩膜工艺对光纤逐根曝光,采用扫描写入的方法进行汉明切趾,仅用单一相位模板就实现了八芯带纤上不同波长阵列布喇格光纤光栅刻写。刻栅过程由电脑编程控制,中心波长、波长间隔以及切趾方式可以灵活调整。结果表明,获得的光栅其3dB带宽为0.2nm、波长间隔为0.5nm、波长偏差小于50pm、反射率达到80%~85%。此种带状光纤多波长阵列光栅刻写工艺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15MnV中含有微量合金元素V导致了其大型锻件的工艺性能变差,在实际生产中屡次出现锻件粗加工后超声检测不合格的现象。通过对原材料、锻造及热处理全过程的详细跟踪与分析,找出了超声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由此完善了生产工艺,达到了提高大型锻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设计了一种带状光纤上阵列光纤光栅刻写系统,仅利用一块相位掩模板,即实现8芯带纤上阵列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刻写.使用自行设计的带纤夹具夹持带纤,电控位移平台对带纤整体施加拉伸力,采用相位掩模工艺对光纤逐根曝光,并同时以扫描写入的方法进行汉明切趾.刻栅过程由电脑编程控制,中心波长、波长间隔以及切趾方式可以灵活调整.测试结果表明,刻写完成的阵列光纤布拉格光栅3 dB带宽为0.2 nm、波长间隔为0.5 nm、波长偏差小于±50 pm、反射率达到80%~85%.  相似文献   
59.
通过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及拉伸性能测试、带状组织评级等手段,对螺柱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柱的断裂性质为氢脆断裂;起裂部位为螺柱中心位置,此处硬度远高于其他部位;能谱分析和金相组织检查发现裂纹起始处存在严重的碳偏析和合金元素偏析,这是造成螺柱在心部发生氢脆断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0.
五莲县松柏1号地热井属岩浆岩地区裂隙带状热储型地热资源,为优质理疗热矿水。为实现地热资源持续利用,最有效途径是开展地热回灌,以提升地热水水位、延长地热田服务年限。带状热储型地热回灌缺少成熟经验,风险较大,但通过开展物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采用适当的工艺,松柏地热回灌井的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