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39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140篇
水利工程   199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33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本研究将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HP-PDMS)作为混合软段,对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分别制备WPU和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WPU)乳液,将乳液稀释20倍制得纸质文物保护液。用宣纸模拟纸质文物,探讨了含有不同添加量HP-PDMS的WPU和SIWPU保护液对宣纸的表观性能及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WPU乳液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SIWPU胶膜在全紫外波段透过率均在30%以下,具有一定的紫外光屏蔽功能,同时耐水性较纯WPU胶膜有所提升;经过SIWPU保护液涂布的宣纸,其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较宣纸最高可提高190.3%和135.2%,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干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702.
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利用其独特的光热气候优势,对避雨棚内的‘阳光玫瑰’葡萄进行延迟栽培,于8月中旬进行修剪,通过单氰胺破眠技术促使葡萄进入正常生长周期,9月上旬萌芽,10月中旬盛花期,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果实成熟,栽植第二年亩产量可达2000 kg。通过延迟栽培果品集中供应元旦至春节市场,亩产值约1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本文从避雨棚搭建及架式选择、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云南干热河谷区‘阳光玫瑰’延迟栽培关键技术,为本地区及类似气候条件的产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03.
摘 要: 目的:利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有利于减少动物蛋白消耗,改善汉麻分离蛋白在蛋白凝胶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未经pH偏移及干热处理组分为空白对照,研究了不同干热处理时间(0、24、48、72 h )和pH偏移(2、12)条件对汉麻分离蛋白/卡拉胶接枝物凝胶硬度、流变特性、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干热处理和pH偏移处理的蛋白凝胶硬度、持水性和储能模量(G’ )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干热处理48 h和pH 2偏移处理组分是对照组的1.38、1.10和19.45倍。干热处理和pH偏移增加了凝胶中不可流动水的含量(92.88%)且电镜结果显示凝胶的微观结构逐渐致密,pH2偏移和干热处理48h最光滑,复合凝胶中蛋白的α-螺旋的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P<0.05),这表明蛋白分子内部的有序结构增加。结论:综上,在pH 2偏移干热处理48h条件下,汉麻分离蛋白凝胶性质最佳研究表明,这为汉麻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4.
应用任意地形河谷沉积层散射波源的格林函数公式,基于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ndirec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IBIEM),分析了SH波斜入射下梯形沉积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和分布规律,研究了地震波斜入射角度、斜坡坡度、介质阻抗比对地震动特性及非一致分布规律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了河谷散射效应对地基截断边界地震动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斜入射使得河谷表面峰值位移的放大效应和非一致效应显著增强,最大峰值位移达入射地震动峰值的5倍以上;当河谷底宽较大时,沉积河谷的边缘效应明显;当底宽较小时,沉积河谷的聚焦效应明显,表面最大值出现在河谷中心处;斜坡坡度对楔形体内、外表面附近地表处的地震反应影响强烈,该现象可以由地表折射波干涉区域与斜坡坡度、入射角、波速的确定函数关系得到解释;随着阻抗比的增大,位移幅值放大越来越显著;当斜入射时,刚度越小的软弱沉积层对地震波传播起到的屏障作用越大;无论是空心河谷还是沉积河谷,散射效应对边界处地震动场影响都较为明显,相对于平坦基岩自由场,底边界、右边界误差最大可达30.8%,54.8%,应考虑将散射效应的总场作为输入。  相似文献   
705.
为准确、有效确定现代岩溶影响层深度,基于河谷三期演化分层模型,在坝基钻孔内由上至下进行分层岩溶水力联系密切程度研究,通过压水段、观测段水压力曲线的相关性,确定现代岩溶影响层深度。以红水河支流某水电站坝基岩体分层压水试验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判定的岩溶类型与钻孔揭露的岩溶发育程度相符,所提出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坝基防渗处理深度提供设计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6.
707.
研究干热处理对藜麦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120℃干热处理前后藜麦淀粉晶型都为A型,没有产生新的晶体;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干热处理0.5~8 h后藜麦淀粉透过率发生显著变化,I1 022/I1 045的值在1.22~1.23之间,均比原淀粉的略小(1.24),但淀粉的有序程度差异不显著。理化性质方面,随着干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藜麦淀粉的吸水性、溶解度和膨胀度逐渐增大,处理8 h时达到最大,分别为4.65%、26.10%和27.49%。而干热处理后淀粉的析水率和凝胶强度显著降低,干热4 h后析水率由原淀粉的45.07%下降到了26.25%,凝胶强度由35.63 g降低到3.53 g。糊化特性也发生显著变化,最终黏度由1 582 cP升高到3 157 cP。  相似文献   
708.
基于Copula函数联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地表温度指数(SLTI),构建了复合干热事件指数(CDHI)用于评价青藏高原复合干热事件,分析了2000—2019年夏季干旱和高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降水和地表温度对复合干热事件的相对贡献度及不同植被对复合干热事件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SPI与SLTI拟合效果最好的函数为Gaussian Copula函数,CDHI与标准化增强型植被指数(SEVI)拟合效果最好的函数也为Gaussian Copula函数;青藏高原夏季干热情况有轻微加重的趋势,4种植被类型中草地和林地的干热情况加重,干热情况在空间上呈现北部减缓、南部加重的趋势;SLTI持续增大是复合干热事件严重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农田的SPI、SLTI对CDHI变化的相对贡献度差值最大,分别为0.71和0.29;东北部的植被生长易受复合干热事件影响,农田对复合干热事件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709.
干热河谷库区岸坡岩体在库水位升降过程中,特别是表层岩体需考虑本身所处干热河谷的干热条件,即热湿循环作用。基于此,开展了热湿循环作用下节理岩样的重复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随试验周期的推进,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整体下移,节理面剪切强度劣化明显;对剪切强度修正后,仅由重复剪切导致的剪切强度劣化效应在初始状态下尤为显著;仅由热湿循环导致的剪切强度劣化效应主要集中在前5个周期;修正后仅在热湿循环作用下,节理面剪切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先快后慢”的劣化趋势,与试验结果规律一致。研究结果对热河谷库岸消落带岩体的劣化及岸坡稳定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10.
为了研发乌龙茶新产品并提升产品品质,比较分析了干热后处理前后花香型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干热后处理后,聚酯型儿茶素A含量显著降低;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聚酯型儿茶素B和聚酯型儿茶素C含量显著增加;“花香”重要贡献成分二氢芳樟醇的含量在干热后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蜜香”风味成分2-戊基-呋喃、(E)-2-(2-戊烯基)呋喃、2-乙酰基吡咯增加。基于35种差异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干热后处理后,香气类型并未改变,但香气轮廓更清晰。高含量的萜醇类和酯类是的“花香”风味主要赋香成分,2-戊基-呋喃(OAV>1)对形成“蜜香”有重要贡献。综上所述:干热后处理后的乌龙茶产品滋味醇厚,花香浓郁度降低,蜜韵增加。因此,干热后处理有利于新型乌龙茶品质提升,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