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0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68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453篇
化学工业   746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99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5653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1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6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提高酒精酵母细胞发酵液中海藻糖的含量,在制备出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的基础上,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酒精酵母的发酵培养基,确定了最适培养基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膏、蔗糖及氯化钠的添加量对海藻糖积累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为:酵母膏>蔗糖>氯化钠.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14.7 g/L,蔗糖32.5 g/...  相似文献   
52.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HBsAg/GM-CSF融合蛋白。方法利用PCR扩增HBsAg和GM-CSF基因,通过15个氨基酸的连接肽将两个片段连接,获得融合基因S-GM,克隆入酵母穿梭质粒pPIC9K中。将重组质粒9K-S-GM电转化毕赤酵母后,G418筛选,甲醇诱导,HBsAg/GM-CSF融合蛋白表达。经SDS-PAGE检测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特异性。结果PCR扩增的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HBsAg/GM-CSF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该融合蛋白同时具有HBsAg和GM-CSF的特异性。结论该融合蛋白的获得为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原性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3.
酵母废水定量表征与生物难降解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酵母废水的常规特性以及找出生物处理酵母废水难以达标的原因,应用常规分析方法对15批次酵母废水的pH值、COD、BOD5、TN(总氮)、TP(总磷)等常规指标进行了定量表征,得到酵母废水pH值为5.26~6.53,BOD5:TN:TP为(40.3~75.6):(5.2~8.8):1,TOC:TN:TP为(31.7~66.1):(5.2~8.8):1,BOD5/COD比值在0.22~0.35,CODd(可溶性COD)占TCOD(总COD)的80%~92%,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酵母废水的生物难降解特性,得出酵母废水pH值、BOD5/COD比值不高以及碳、氮含量比值不协调等可能是导致生化处理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4.
将依纽小单孢菌3′,4′-双脱羟基基因sisI组合到绛红小单孢菌G1008中,替代其中的同工异源酶基因genP,研究sisI基因异源表达的内在特征.以温敏型质粒pKC1139作为克隆载体,构建sisI替换genP的重组质粒pIP303,利用接合转移技术,将穿梭质粒导入绛红小单孢菌G1008基因组,影印筛选并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获得一株基因重组工程菌GIP95.借助TLC(薄层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和MS(质谱)检测代谢产物组分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突变株GIP95的代谢流未被阻断,仍能够合成庆大霉素C族组分.由此得出结论,外源基因依纽小单孢菌3′,4′-双脱羟基基因sisI参与了庆大霉素生物合成中绛红糖胺3′,4′-双脱羟基这一关键步骤,在绛红小单孢菌G1008中实现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55.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长期连作种植所产生的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真菌性病害增加、西瓜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从患病的西瓜植株上分离出致病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从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瓜集中连片种植区采集健康土壤中分离筛选对西瓜枯萎病致病菌有抑菌效果的拮抗菌株,并对拮抗菌株的防病效果以及分类鉴定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平板稀释法筛选出对目标靶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细菌。通过初筛选取8株对目标靶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进一步进行复筛试验。经过数据分析,G-1的抑菌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筛选出对目标靶拮抗最强的拮抗菌为G-1。根据形态学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和16 S r 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确定拮抗菌株G-1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相似文献   
56.
为优化噬夏孢欧文氏菌合成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对噬夏孢欧文氏菌的生长和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产量的影响,同时,为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又进行了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噬夏孢欧文氏菌发酵生产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5g/L,酵母粉质量浓度为20g/L,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为30℃。同时,按此优化条件培养噬夏孢欧文氏菌培养发酵48h,得到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63%。该研究为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不同初始总糖浓度对木薯全渣乙醇发酵过程中糖消耗、酵母细胞生长以及乙醇积累的影响,采取分批发酵方式,间隔6 h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初始总糖浓度253.75 g/L时,发酵效率最高(88.93%),乙醇生成速率、糖消耗速率、酵母数在初总糖浓度183.75 g/L时最大,分别为7.10 g/(L·h),13.88 g/(L·h),4.94×108个/mL;提高初始总糖浓度,糖消耗的终点时间、酵母生长到达最大值的时间、乙醇发酵时间延长,糖消耗速率、糖利用、酵母数、乙醇生成速率下降,乙醇发酵效率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淀粉对高山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采用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淀粉,设置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绘制其碳氮代谢曲线,并对其菌丝体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吸收碳氮的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其生物量、含油率和ARA产量各为30.57 g/L,41.16%和4.65 g/L,分别是对照组的1.09倍,1.18倍和1.53倍。据此可初步得出结论:虽然淀粉充当碳源的作用没有葡萄糖明显,但其作为一种固形物起到了附着物的作用,菌丝体依附其上生长的更为分散,不会聚集成团,能够更为高效地吸收周围的营养成分,代谢活动更为旺盛,代谢产物积累的速度和量也就随之增大了。  相似文献   
59.
在油-盐混合污染耕地的耕作层中施加麦秸以强化水浸洗盐和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通过实验考察了麦秸添加量对降解石油烃所用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刺孢小克银汉霉菌(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的生长及其对于石油烃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土壤中添加5%(质量分数)麦秸可使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提高至对照样品的25和3倍;19 d时总石油烃降解率从29.2% 提高到48.0%,其中饱和烃、芳烃的降解率分别从31.5%和39.1%提高到55.7%和55.9%.在中原油田污染耕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菌添加25 d后,添加麦秸的修复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生物量为对照土壤的158和9倍;45 d后试验地块中的总石油烃质量分数降至0.3%以下,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到75%.上述结果显示出添加麦秸与真菌-细菌协同修复方法相结合在治理油-盐混合污染耕地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一种低驱动电压的SP4T RF MEMS开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低电压的静电驱动接触式单刀四掷(SP4T)RFMEMS开关。单元开关采用以低应力氮氧化硅(SiON)作为桥膜的双端固定桥式结构,并利用附着的金层形成接触结构。整个SP4T开关包括与50Ω特征阻抗相匹配的共面波导,1个输入端,4个输出端,4个静电驱动的侧拉桥,以及4个驱动引出区(pad)。测试数据表明,开关驱动电压18.8V;插入损耗S21<0.26dB@DC-3GHz,S31<0.46dB@DC-3GHz;隔离度S21>69.5dB@DC-3GHz,S31>69.2dB@DC-3GHz。结果显示,此开关的隔离度在所有输出端有很好的一致性,插损在DC-3GHz的频段内均较小,非常适合低频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