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6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416篇
电工技术   304篇
综合类   410篇
化学工业   113篇
金属工艺   81篇
机械仪表   324篇
建筑科学   199篇
矿业工程   45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445篇
水利工程   78篇
石油天然气   64篇
武器工业   72篇
无线电   4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5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681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图像在临床检测及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临床图像数据集不完备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密集连接的自逆生成对抗网络用于实现核磁共振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相互生成的模型。该模型在自逆循环对抗生成网络的生成器模块中引入密集连接块结构,并采用U-net的多尺度融合框架,实现了T1与T2加权图像的互相生成。实验采用BraTS 2018数据集进行验证,生成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与结构相似度最高分别可以达到22.78和0.8。基于密集连接块的生成器与基于U-net及ResNet的生成器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密集连接块的生成模型性能更优。本文提出的基于密集连接自逆生成对抗网络的MR图像生成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T1或T2加权像缺失的问题,为临床论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2.
针对图像识别领域中的黑盒对抗攻击问题,基于强化学习中DDQN框架和Dueling网络结构提出一种黑盒对抗攻击算法。智能体通过模仿人类调整图像的方式生成对抗样本,与受攻击模型交互获得误分类结果,计算干净样本和对抗样本的结构相似性后获得奖励。攻击过程中仅获得了受攻击模型的标签输出信息。实验结果显示,攻击在CIFAR10和CIFAR100数据集上训练的4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成功率均超过90%,生成的对抗样本质量与白盒攻击算法FGSM相近且成功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3.
传统的零样本学习方法大多采用一个分离的两步管道,从预先训练的CNN模型中提取图像特征,再利用固定的图像特征来学习嵌入空间,导致零样本学习任务并不能捕捉到辅助信息中丰富的语义信息.对此,借助胶囊网络,提出一种端到端、可训练的模型.相比卷积网络,胶囊网络对物体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化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该模型赋予嵌入空间更强的泛化能力,为零样本学习提供了更多辅助线索,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优于现有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74.
甘岚  沈鸿飞  王瑶  张跃进 《计算机应用》2021,41(5):1305-1313
针对小样本数据在深度学习中训练难的问题,为提高DCGAN训练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CGAN算法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增强。首先,使用Wasserstein距离替换原模型中的损失模型;其次,在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中加入谱归一化,以得到稳定的网络结构;最后,通过极大似然估计算法和实验估算得到样本的最佳噪声输入维度,从而提高生成样本的多样性。在MNIST、CelebA和Cartoon这三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CGAN所生成样本的清晰度以及识别率比改进前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平均识别率在这几个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8.1%、16.4%和16.7%,几种清晰度评价指标在各数据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小样本数据增强。  相似文献   
75.
针对风机数据集的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BSMOTE-Sequence采样算法,在合成新样本时综合考虑空间和时间特征,并对新样本进行清洗,从而有效减少噪声点的生成。首先,根据每个少数类样本的近邻样本的类别比例,将少数类样本划分为安全类样本、边界类样本和噪声类样本。然后,对每个边界类样本都遴选出空间距离、时间跨度最接近的少数类样本集,利用线性插值法合成新样本,并过滤掉噪声类样本以及类间重叠样本。最后,以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LSTM)人工神经网络作为风机齿轮箱故障检测模型,F1-Score、曲线下面积(AUC)和G-mean作为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在真实风机数据集上把所提算法与常用的多种采样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已有算法,BSMOTE-Sequence算法所生成样本的分类效果更好,使得检测模型的F1-Score、AUC和G-mean平均提高了3%,该算法能有效地适用于数据具有时序规律且不平衡的风机故障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76.
深度神经网络(DNN)在许多深度学习关键系统如人脸识别、智能驾驶中被证明容易受到对抗样本攻击,而对多种类对抗样本的检测还存在着检测不充分以及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深度学习模型的对抗样本差异性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残差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抗样本生成与检测系统的模型;然后,利用多种对抗攻击攻击深度学习模型以产生对抗样本组;最终,构建样本差异性检测系统,包含置信度检测、感知度检测及抗干扰度检测三个子检测系统共7项检测方法。在MNIST与Cifar-1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属于不同对抗攻击的对抗样本在置信度、感知度、抗干扰度等各项性能检测上存在明显差异,如感知度各项指标优异的对抗样本在置信度以及抗干扰度的检测中,相较于其他类的对抗样本表现出明显不足;同时,证明了在两个数据集上呈现出差异的一致性。通过运用该检测方法,能有效提升模型对对抗样本检测的全面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77.
邵政毅  陈秀宏 《计算机科学》2021,48(10):185-190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大量的冗余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高维的,这时进行回归预测将会出现过拟合的现象,并且还会出现预测精度偏低等问题.另外,大多数回归方法都是基于向量的,忽略了矩阵数据原始位置之间的关系.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特征核矩阵的稀疏双线性回归(Kernel Matrix-based Sparse Bilinear Regression,KMSBR)方法.该方法直接将数据矩阵作为输入,其是通过左右回归系数矩阵而建立的,利用样本的特征核矩阵和L2,1范数,能够同时实现对样本及样本特征的选择,且考虑了数据的原始位置,提高了算法的性能.在若干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KMSBR能有效地选择相对重要的样本和特征,从而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且其预测精度优于已有的几种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8.
聚焦于具有极度非线性、非平稳性等特征的比特币价格预测问题,在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基础上构建了4个混合预测模型,利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以及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对序列进行分解与重构,并引入了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进行重构优化,使用LSTM对重构以后的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将其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在预测结果的评判上,使用均方根误、平均绝对百分误以及希尔不等系数来进行拟合评价,并将结果与单一LSTM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混合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均优于单一模型,且样本熵的引入可有效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79.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强大特征提取能力的深度神经网络,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研究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易受对抗样本攻击。不同于传统的以梯度迭代生成对抗扰动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模型的语义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利用人类视觉和卷积模型在识别物体中表现出的形状偏好特性,通过颜色模型的扰动变换来生成对抗样本。在样本生成过程中其不需要目标模型的网络参数、损失函数或者相关结构信息,仅依靠颜色模型的变换和通道信息的随机扰动,所以这是一种可以完成黑盒攻击的对抗样本。  相似文献   
80.
深度学习在完成一些难度极高的任务中展现了惊人的能力,但深度神经网络难以避免对刻意添加了扰动的样本(称为“对抗样本”)进行错误的分类。“对抗样本”逐渐成为深度学习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对抗样本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从安全性和鲁棒性方面优化模型。在掌握对抗样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经典对抗样本攻击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根据不同的攻击原理将攻击方法分为白盒攻击与黑盒攻击两个大类,并引入非特定目标攻击、特定目标攻击、全像素添加扰动攻击和部分像素添加扰动攻击等细类。在ImageNet数据集上对几种典型攻击方法进行复现,通过实验结果,比较几种生成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对抗样本生成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对对抗样本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