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5篇
  免费   1147篇
  国内免费   884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980篇
化学工业   5646篇
金属工艺   317篇
机械仪表   499篇
建筑科学   222篇
矿业工程   703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6155篇
水利工程   51篇
石油天然气   969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9篇
冶金工业   1912篇
原子能技术   681篇
自动化技术   126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58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999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922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792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751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董彦杰 《化工冶金》1997,18(3):266-268
报道了N,N-二基甘氨酸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铑的机理,结果表明,锗的萃取率随酸度、氯离子浓度、铑离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采用法测得萃合物组成为:R2HCH2COOH.HRh(H2O)2Cl4.萃取反应方程式为:R2NCH2COOH.HCl(O)+Rh(H2O)2Cl4(A)=R2NCH2(COOH.HRh(H2O)2Cl4(O)+Cl(A)。  相似文献   
132.
董贞俭  战凯 《稀有金属》1995,19(1):18-21
研究了胺醇类萃取剂SAB-172在盐酸,硫酸,硝酸三种体系中萃取铼的性能、机理和萃合物组成以及反萃取情况,并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萃合物的成键特征,为SAB-172萃取铼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33.
磷酸异戊酯萃取U,Np,Pu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磷酸异戊酯(TiAP)对U(Ⅵ)、Np(Ⅳ)、Np(Ⅴ)、Np(Ⅵ)、Pu(Ⅳ)和Pu(Ⅲ)的萃取性能及对Th(代替Pu)的萃取容量。研究了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络合剂对上述核素形成配合物的条件。结果表明,在用TBP和TiAP作萃取剂时,可用DTPA络合Np(Ⅵ)、Pu(Ⅲ).从而改善乏燃料后处理中U产品对Np、Pu和Pu产品对Np的去污。  相似文献   
134.
软硬酸碱(HSAB)原理是六十年代美国化学家Pearson首先提出的。这一原理的提出,本是经验总结,然而许多研究者根据酸碱的一些基本性质,如电负性、电离势、电子亲合势、离子势等,提出了几种酸碱软硬度的定量标度,使之具有理论意义,从而定量或半定量地说明碱酸的反应性及其他性质。  相似文献   
135.
混合溶剂对Ru(Ⅳ)萃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在一定浓度盐酸介质中,Ru(Ⅳ)以RuCl_6~(2-)络阴离子状态存在,可被C类溶剂TOA(三辛胺)以离子缔合机制定量地萃入有机相。由实验得到在相同条件下,TOA对Ru(Ⅳ)的萃取率随稀释剂介电常数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6.
张静  李墨  袁新  张楠  孟照瑜  刘芳 《安徽化工》2021,47(4):132-134
介绍三种方法检测水中莠去津残留,水样经过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后,可分别采用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NPD检测器、ECD检测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分别对比了三种色谱分析方法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及如何制作标准曲线,并进行了精密度、回收率及检出限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行,均适用于生活水和水源水中莠去津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7.
《广东化工》2021,48(6)
建立了一种磁性竹炭分散基质固相萃取为预处理技术,利用气相色谱检测环境水体中多氯联苯的新方法。以竹炭为母体,经过活化、羧基化、磁化后作为分散基质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克服了传统分散基质固相萃取中吸附剂回收复杂、繁琐的问题。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5~0.1μg?L~(-1),具有较高灵敏度。将该方法用于实际环境水体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8.
《广东化工》2021,48(7)
采用GC-MS法对超临界CO_2萃取艾叶浸膏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外标法定量研究挥发油中桉油精、樟脑、龙脑、β-石竹烯、氧化石竹烯五种标志性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艾叶浸膏中三十六烷(17.50%),乙酸环阿屯酯(9.38%),β-香树脂酮(8.94%),乙酸羽扇豆酯(6.01%),十八烷-9,12,15-三烯酸(3.86%)等含量比较高。桉油精、樟脑、龙脑的含量随超临界CO_2萃取压力的升高而升高,β-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含量随超临界CO_2萃取压力的升高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