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1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353篇
电工技术   100篇
综合类   518篇
化学工业   5717篇
金属工艺   132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139篇
矿业工程   109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747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275篇
武器工业   271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1篇
冶金工业   279篇
原子能技术   56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以2-氯吡嗪和3-氨基-3-芳基丙酸为原料,经肼解、三氟乙酰化、闭环、氢化、缩合、脱保护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IR、1HNMR、13CNMR、MS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用于后处理工艺料液中亚硝酸根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以5-氨基荧光素为指示剂,在盐酸溶液中,亚硝酸根与5-氨基荧光素发生重氮化反应,其产物在碱性条件下有很强的荧光,据此测定亚硝酸根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分别为:后处理台架工艺料液,4%,96%~106%;高放废液,5%,96%~103%。方法可应用于后处理工艺料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和有机废物中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气体净化》2007,7(5):24-24
河南平顶山飞行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成氨脱碳系统采用的是氨基乙酸热钾碱法脱碳,属单塔吸收、单塔再生工艺,后将吸收塔改为2200/2800mm。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已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高产低耗的需要,因此该公司决定对一期合成氨脱碳系统进行双塔变压再生工艺改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分离膜中的新成员——纳滤膜及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纳滤膜”名称的由来,该膜的分离机理和性能,简述了纳滤技术在发酵医药产品生产中液体分离方面的几例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 m,m′-二氨基二苯酮 (m,m′- DABP)与均苯四酸二酐 (PMDA)的缩聚及亚酰化 ,并运用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两种方式对反应进行了比较。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 (功率 )、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缩聚物的特性粘数、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亚酰化度进行了表征 ,并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首次测量了该缩聚物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系数及其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微波辐射对提高聚合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都有显著作用 ;合成的缩聚物具有较大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系数 (聚酰亚胺的 χ(3) =1.642× 10 -13 esu)和较快的时间响应 (19ps  相似文献   
17.
4‘—苯甲酰缩氨基硫脲苯并—15—冠—5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来新  杨琼 《化学试剂》1995,17(4):235-236
报道采用在多聚磷酸中将冠醚酰化的方法,合成了4'-苯甲酰基并-15-冠-5,以此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在与氨基硫脲作用,合成了4'-苯酰缩氨基硫脲苯并-15-冠-5,并对合成产物经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一种有机硫类絮凝剂DTC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刘伟 《油田化学》2007,24(1):48-52
讨论了由有机伯胺或仲胺和CS2合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的反应及副反应,简介了合成工艺。根据红外光谱确认了由三乙烯四胺合成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以下简称DTC)的结构。以含原油350 mg/L、含悬浮固体55.1 mg/L,含Fe^2+10.0 mg/L的模拟污水为实验水样,考察了该DTC的絮凝性能,在40℃、pH=6-7、沉降时间30分钟条件下DTC的适宜加量为20 mg/L,此时污水含油量为9.0 mg/L;使用DTC的适宜pH范围在4-8,pH=6为最佳值,适宜温度范围为10-45℃,温度高于45℃时DTC可发生热分解;DTC的除油效果随污水中Fe^2+浓度增大而改善。在含油89.1 mg/L、含悬浮固体55.1 mg/L、含Fe^2+13.2 mg/L的油田污水中,DTC的除油率最高,远高于常用絮凝剂PFS,PAC,CPAM,HPAM和PAM。当污水中不含Fe^2+时,DTC无絮凝除油效果。讨论了DTC在Fe^2+参与下的絮凝过程。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19.
梁诚 《橡胶科技》2007,5(19):14-15
随着白炭黑填充橡胶应用的增加,硅烷偶联剂作为新型橡胶加工助剂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和种类、作用机理及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并对硅烷偶联剂的发展提出了简要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