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20篇
  免费   2294篇
  国内免费   1410篇
电工技术   806篇
综合类   2107篇
化学工业   10767篇
金属工艺   2938篇
机械仪表   3304篇
建筑科学   1448篇
矿业工程   1883篇
能源动力   724篇
轻工业   5804篇
水利工程   523篇
石油天然气   5452篇
武器工业   181篇
无线电   5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16篇
冶金工业   2513篇
原子能技术   445篇
自动化技术   483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95篇
  2022年   787篇
  2021年   991篇
  2020年   935篇
  2019年   1054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807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171篇
  2014年   2363篇
  2013年   1725篇
  2012年   1980篇
  2011年   1999篇
  2010年   1684篇
  2009年   1795篇
  2008年   2219篇
  2007年   1795篇
  2006年   1598篇
  2005年   1770篇
  2004年   1713篇
  2003年   1548篇
  2002年   1433篇
  2001年   1350篇
  2000年   1119篇
  1999年   945篇
  1998年   889篇
  1997年   852篇
  1996年   818篇
  1995年   776篇
  1994年   670篇
  1993年   657篇
  1992年   605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595篇
  1989年   567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讨了采用Hazelett生产线,从原料到合格铝液各道工序的操作要求;特别是采用电解铝液,对每道工序操作时间和铝液质量控制提出严格要求。通过实际生产,对现有熔炼炉配置、设备台数、精炼设备配置作了详细阐述,对每道工序要达到的铝液净化参数提出严格要求,经过6次净化提纯,基本满足Hazelett铸机要求,并对熔炼设备配置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2.
李中望 《电镀与涂饰》2021,40(4):269-273
针对电镀液温度控制系统,引入状态反馈控制。相对于传统的反馈控制,本方法可以获得更优异的性能。另外,考虑到镀液温度控制具有纯迟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消去纯迟延的方法。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3.
34.
磁絮凝强化技术处理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单元对固体悬浮物(SS)和铁浓度的进水要求,采用磁絮凝强化技术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本文考察了混凝水力条件、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磁粉投加量及药剂投加顺序对磁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磁絮凝强化技术在快搅300r/min(2min)、慢搅100r/min(15min)、静置10min时,依次投加磁粉(40mg/L)、PAC(30mg/L)、PAM(4mg/L)时处理效果最好。在此运行条件下,SS和Fe3+去除率分别为97.61%、98.24%、絮凝指数(FI值)取得最大值、zeta电位绝对值最小,絮凝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磁絮凝强化技术对SS和Fe3+去除率分别可提高3.70%和10.82%,同时絮体最大沉降速度可提高33%。磁絮凝技术处理后的出水不仅可以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单元对SS和铁浓度的要求,还可以有效提高磁絮凝体的沉降速度,减小沉淀时间,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36.
注浆是解决土石坝渗流问题的基本手段,本文结合复合水泥浆和化学浆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复合水泥基—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通过试验方式确定了浆液的最佳配合比,并对具体的施工方式进行了阐述,为类似工程的防渗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N,N′-二(2-羟丙基)哌嗪(HPP)?Na2SO4?H2O三元体系在273.15和298.15 K下的相平衡数据,采用湿渣法测定其平衡固相数据,绘制等温相图。用改进的单组分电解质Pitzer方程计算该体系中Na2SO4和Na2SO4?10H2O的溶解平衡常数,并对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273.15 K时存在3个结晶区,298.15 K时存在4个结晶区。HPP的存在降低了Na2SO4和Na2SO4?10H2O的相转变温度,使298.15 K下的相图中存在Na2SO4的结晶区域,且273.15和298.15 K的相图中不存在纯HPP的结晶区域。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的均方根偏差不高于0.0290,表明相平衡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证实了改进的单组分电解质Pitzer方程适用于该体系计算。  相似文献   
38.
39.
40.
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废弃脱硝催化剂中钛含量远远高于我们常用的钛精矿。近年来,各种从废弃催化剂中回收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钛回收过程水解工艺的研究更加重视。本文以废弃催化剂经过高温钠化焙烧后硫酸酸解得到的低浓度钛液为原料,采用常压自生晶种热水稀释水解工艺制备偏钛酸,通过对自生晶种常压水解工艺中影响钛液水解产品平均粒径的五个关键因素:钛液F值、水解温度、钛液初始浓度、熟化时间、搅拌速度进行正交设计,然后比较各因素的极差,最终得到影响水解产品偏钛酸粒径各因素主次关系如下:水解温度>钛液初始浓度>钛液F值>熟化时间>搅拌速度。然后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水解温度、钛液初始浓度、钛液F值、熟化时间、搅拌速度对影响钛水解产品偏钛酸粒径的较佳条件。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95℃,钛液初始浓度200 g/L,钛液F值为1.8,熟化时间在5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时,得到的偏钛酸平均粒径更接近2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