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9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75篇
化学工业   1268篇
金属工艺   124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87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463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1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72.
彭黎旭  韩丙军  何书海  殷宁 《农药》2006,45(12):849-851,858
测定印楝4种不同提取物(印楝素A、印楝油、印楝乙酸乙酯粗提物和印楝超临界CO,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忌避、熏蒸和毒杀活性。4种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都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忌避活性呈下降趋势;4种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熏蒸活件差异较大,活性大小为印楝油〉超临界CO2提取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印楝素A。毒杀活件测定结果且示,4种提取物毒杀活性均较差,但由于印楝活件成分具有忌避、拒食和其它生物活性,对玉米象种群的数量有较明显的榨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牛心朴子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维库  白红进  田小卫  吴文君 《农药》2004,43(5):214-216
测定了牛心朴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生物碱、非生物碱5部分杀虫、抑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尤以生物碱活性最高,浓度为5%时,生物碱对粘虫3龄幼虫没有明显的触杀和胃毒活性,但有强烈的拒食活性;浓度为500mg/L时,生物碱对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及玉米大斑病菌等8种病菌抑制活性最低也达到了85.6%;浓度为1mg/L时,生物碱对反枝苋主茎及主根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4.2%和85.4%。  相似文献   
74.
董锐 《农药》2002,41(11):40-41,43
主要介绍增产胺(DCPTA)及其几个重要的类似物的合成方法、生物活性,充分表明了增产胺及其类似物是一类可用于多种农作物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75.
水质条件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EPS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水质条件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EPS含量的影响,采用16个SBR反应器研究同周期内基质利用阶段与基质匮乏阶段EPS含量的变化以及总氮质量浓度、IC/TN、COD/TN对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EP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周期内,基质利用阶段的EPS含量不断升高,基质匮乏阶段EPS含量不断降低;总氮质量浓度为35~280 mg/L时,提高总氮质量浓度可以提高EPS的含量,总氮质量浓度280 mg/L时EPS含量有所减少;IC/TN为0.01~0.2时,EPS及其各组分含量随无机碳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IC/TN0.2时,无机碳质量浓度对于EPS及其各组分含量无明显影响;COD/TN0.5时,有机物对于EPS含量具有促进作用,COD/TN0.5时,有机物的提高对于EPS含量有抑制作用.在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工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应避免过长的基质利用阶段与基质匮乏阶段,总氮质量浓度应保持在150~210 mg/L,无机碳质量浓度应保持在IC/TN为0.1~0.2,有机物质量浓度应保持在COD/TN0.5.  相似文献   
76.
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活性基团2-氯-5-吡啶甲基,引入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结构中,合成了系列氯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通过液质联用、核磁氢谱确定了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在5mg·L~(-1)浓度下对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致死率达到100%,在100mg·L~(-1)对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致死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77.
选取不同有机物作为碳源,考察碳源对于高硫酸盐(SO42-)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生物活性的影响;通过零价铁(Zero-valent iron,ZVI)的添加考察ZVI对于SRB生物活性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碳源会对SRB的生物活性产生很大影响,导致产生不同的SO42-还原效率;在SRB分别以柠檬酸钠、乳酸钠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通过添加ZVI可以明显提高SRB的生物活性;乳酸钠最适合作为SRB处理高SO42-浓度废水的碳源,当乳酸钠作为碳源时,SRB-ZVI体系对于SO42-初始质量浓度低于8 500 mg/L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即使废水中SO42-初始质量浓度达到11 000 mg/L时,SRB-ZVI体系对于SO42-的还原效率依然可以达到81.8%.  相似文献   
78.
β-谷甾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等植物种子中,具有降低胆固醇、消炎解热、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癌等药理作用,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对β-谷甾醇结构修饰、生物活性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合成出系列的β-谷甾醇衍生物.对β-谷甾醇结构改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79.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hronic wounds healing, we investigated the healing effects of bioactive glass and Yuunan baiyao ointments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The ointments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45S5 bioactive glass powder (16% weight) with Vaseline and different weight percentages of Yurman baiyao. Full-thickness defect wounds were created on the back of 130 SD ra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8 groups. The wound healing rates were calculated at 4, 7, 10, 14 and 21 days after surgery. The samples were harvested for further observations. Considering the wound closure rate, group 6 (with 5% Yuunan baiyao) has better wound healing performance than other diabetic groups. The lower inflammatory response was observed by gross observation and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H&E staining and TEM observation. Besides, the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the formation of granulation tissue, as well as the vascularization, were improved in group 6 compared to other diabetic groups. All results suggest that bioactive glass and Yunnan baiyao ointments can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diabetes-impaired skin wounds, and comparing to other diabetic groups, group 6 (with 5% Yunnan baiyao) has better healing effect.  相似文献   
80.
正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多糖研究的开展,发现部分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加之多糖本身低毒、来源广泛等特性,使得多糖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行业利润高等特点。本文主要对多糖类物质相关国内、外专利从专利申请量、申请类别、主要申请人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帮助企业从宏观层面了解该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状况。1国内外申请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