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31篇
化学工业   16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96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有机溶剂提取、TLC分离及GC-MS对食源性致病菌中常见的4个属9种19株病原菌的全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弧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全细胞脂肪酸组分都含有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和十八碳烯酸,这三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左右,含量最高的是十六烷酸,含量在40%以上,其次是十八碳烯酸,含量在30%左右.脂肪酸组成在属间差异显著.大肠杆菌O157不含有十三烷酸和十五烷酸,副溶血弧菌不含有十二烷酸和十三烷酸,志贺氏菌含有特异性的环戊烷十三烷酸.这些特征可作为各个属分类鉴定的依据.模式菌株和地方菌株在含有双键的脂肪酸上,双键的位置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这些差异可以鉴定模式菌株与地方菌株.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黑曲霉xj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的稳定性;方法:以常见的病原细菌作为测试菌株,滤纸片法测定xj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通过温度、光照以及pH值的变化测定发酵液中抗菌成分的稳定性;结果:xj菌株发酵液对5种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根癌农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42.14 mm和38.76mm,发酵液中的抗菌成分对光照稳定,但对温度及pH值不稳定;结论:xj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范围较广,提取发酵液的抑菌成分时应尽量在低于80℃以下,pH中性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3.
研究食品中克罗诺杆菌分离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耐药性以及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在成都市周边农贸市场和路边小摊采集食品样品129份,采用DFI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克罗诺杆菌;通过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分离菌株;采用试管法和微孔板法分析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研究温度对细菌成膜能力影响;采用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携带cpa、hly、sip 和ompX毒力基因情况。结果发现从129份食品样本中共检出克罗诺杆菌43株,检出率为33.3%。43株克罗诺杆菌食品分离菌株的成膜率为90.7%,并且温度对细菌成膜影响明显。四种毒力基因中,ompX检出率为100%;cpa检出率为13.9%;hly检出率为11.6%;sip基因未检出。耐药表型检测发现43株克罗诺杆菌食品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和杆菌肽B的耐药率为100%,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7.7%;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亚胺培南、磺胺甲恶挫、呋喃妥因、头孢西丁、链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等100%敏感。本研究表明克罗诺杆菌食品分离菌株具有较好的形成生物被膜能力,对常见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并且分离菌株携带一定的毒力基因,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4.
以常见食品为分离材料,采用冻融法对耐冷冻酵母进行富集,采用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耐冷冻酵母;并分析这些酵母菌株的生长特性、产气特性、抗鱼肉脂肪氧化特性。获得25 株具有耐冷冻特性的酵母,其中菌株J3、J7、J8、J9、J12、J15、J18、J25低温下发酵力较好,菌株J8、J12、J18抗鱼肉脂肪氧化活性较强,可消减鱼肉中脂肪氧化产物;通过5.8S rDNA测序法及系统发育分析,8 株耐冷冻酵母均鉴定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本研究为开发新型水产品保鲜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古田银耳主栽品种基本营养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福建省古田县银耳主栽品种黄色银耳(Tr01)、白色银耳(Tr21)间的营养差异。方法采集同一栽培模式下的2种银耳,分析了2种银耳的水分、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结合统计学和FAO/WHO氨基酸评估模式对二者营养进行全面比较。结果以干样计算, Tr01中的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维生素B_2、K含量均高于Tr21; Tr01中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Ca含量低于Tr21,差异显著(P0.05); 2种银耳中的脂肪、F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Tr01的呈味类氨基酸、酸味类氨基酸、甜味类氨基酸、苦味类氨基酸、含硫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Tr21; Tr01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支芳值高于Tr21,差异显著(P0.05)。Met+Cys是2种银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Tr01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明显低于Tr21,表明Tr21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Tr01。结论 2种银耳营养价值存在明显的营养价值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6.
经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驯化、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从长庆油田措施废液集中处理后残渣中筛选出了5株具有较强降解石油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将其分别编号为D1、D2、D3、D4、D5。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实验对分离得到的纯种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D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D2属于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D3属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Bergey sp.),D4属于微球菌属(Micrococcus Cohn sp.),D5属于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将得到的5株纯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 d,分别按单株菌株5 mL、2种菌株以1:1的比例各5 mL、3种菌株以1:1:1的比例各5 mL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原油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 d后,按照《CJ/T 57-1999》标准测定原油降解率。比较原油降油率,得到2种菌株组合接种的降油率高于3种菌株组合高于单菌菌株。其中D1、D4按照1:1比例,各5 mL的接种量接种到原油液体培养基中得到的降油率最高,为89.39%。  相似文献   
107.
从大连渤海湾海泥海水样品中分离出一株高产海洋甾醇酯酶的菌株Q-06,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16S rDNA)鉴定,并对其产海洋甾醇酯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06被鉴定为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 ℃和7.0,该酶在低温下酶活性较高,有一定的耐弱碱性。Ag+对酶的抑制性较强,Mg2+、Ni2+、Ca2+等对甾醇酯酶的活性有微弱的激活作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均可以有效地抑制甾醇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8.
分析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基于ITS rDNA序列构建其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鉴定,筛选优质酿酒功能酵母菌,并考察其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出43株酵母菌,分为12种形态类型,编号为WY1~WY12,其中,菌株WY2、WY6、WY9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菌株WY1、WY3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WY4为海洋嗜杀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株WY5为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菌株WY7为拜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菌株WY8为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菌株WY10为季也蒙毕赤酵母(Galactomyces geotrichum);菌株WY11、WY12为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功能酵母菌筛选结果表明,扣囊复膜酵母菌(S. fibuligera)WY5-1和酿酒酵母(S. cerevisiae)WY3-2具有良好的产乙醇特性;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WY6-3和WY9-2具有良好的产酯特性、温度和pH耐受性,为浓香型白酒的工业生产中菌株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09.
该研究从自然界筛选出一株脂肪酶产生菌株,鉴定其种属并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研究。采集富油水样,利用罗丹明B培养基进行初筛,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产脂肪酶的细菌U5,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三丁酸甘油酯、葡萄糖、尿素添加量进行发酵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三丁酸甘油酯2.0%(V/V),葡萄糖9 g/L,尿素8 g/L。在此优化条件下,粗脂肪酶酶活为4.3 U/mL,比优化前的酶活提高了16.22%。  相似文献   
110.
为比较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产毒菌株耐受盐酸和乳酸的差异性,首先采集309 份牛粪及牛肉样,进行菌株分离鉴定,接着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及其他收集菌株的4 种毒力基因(eae、hly、stx1、stx2),进而对携带毒力基因的产毒菌株分别进行盐酸和乳酸应激实验。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8 株大肠杆菌O157菌株,样品阳性检出率为2.59%;毒力基因检测表明,8 株菌株均不携带stx1和stx2基因,其中6 株菌株携带eae及hly基因;所有产毒菌株耐酸性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或乳酸处理2 h后20 株产毒菌株存活菌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呈现明显的菌株差异性,同一菌株对盐酸、乳酸呈现明显的耐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