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93篇
  免费   1968篇
  国内免费   732篇
电工技术   169篇
综合类   1848篇
化学工业   8375篇
金属工艺   2371篇
机械仪表   537篇
建筑科学   1097篇
矿业工程   599篇
能源动力   213篇
轻工业   13696篇
水利工程   127篇
石油天然气   1222篇
武器工业   48篇
无线电   3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64篇
冶金工业   1624篇
原子能技术   268篇
自动化技术   216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932篇
  2022年   1037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904篇
  2019年   1093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870篇
  2016年   934篇
  2015年   1120篇
  2014年   1883篇
  2013年   1401篇
  2012年   1760篇
  2011年   1839篇
  2010年   1553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922篇
  2007年   1550篇
  2006年   1360篇
  2005年   1253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1054篇
  2002年   878篇
  2001年   751篇
  2000年   670篇
  1999年   577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479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418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345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6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聚合物分散液晶(PMMA:5CB:C60)光折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用溶致相分离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组分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PMMA:5CB:C60),C60作为敏化剂。利用二波耦合实验测量了不同样品的衍射效率和响应时间等光折变特性,实验发现,液晶含量不同的薄膜光学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2.
33.
34.
两步法合成1:1型油酸烷醇酰胺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用红外光谱法对两步法合成油酸烷醇酰胺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步反应中生成的酰胺酯、醇胺酯和烷醇酰胺分别为38.7%、12.2%、43.0%;第二步反应时,反应1.5h酰胺酯便可完全转化为酰胺,而醇胺酯则需46天才能转化为酰胺。  相似文献   
35.
周闯 《安徽化工》2002,28(4):11-12
以国产椰子油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先甲酯化再缩合制备烷基醇酰胺,通过多次平行实验,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甲酯化反应的油醇比(mol)为1:5,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剂油比(w)0.07:1,反应时间1小时;缩合反应的酯胺比(mol)为1:1.15,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剂酯比(w)0.01:1,反应温度100~110℃,反应压力40~50mmHg,反应时间3.5小时.  相似文献   
36.
37.
38.
合金元素和固溶温度对GH99合金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金相、硬度和室拉、高拉、持久等机械性能测试方法,对采用真空感庆+民渣重熔双工艺制造的GH99镍基高温合金带材的碳、铝、钛成分以及固溶处理进行了试验,毕技术条件规定的范围内,合金的碳、铝、钛含量应控制在中限,合金供应状态的固溶应控制在1140℃左右,在生产厂对GH99合金板材的固溶处理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39.
徐伟 《电子显微学报》1996,15(2):283-290
把电子晶体学的概念和数学手段引入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是25年来结构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电子的高散射能力使得能从一层单胞厚度的大分子单晶收集结构数据,以研究可以生长成二维晶体的大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如膜蛋白。  相似文献   
40.
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mCSF-1R)部分序列与质粒pGEX-2T谷胱苷肽转移酶(GST)融合,融合蛋白GST-CD-Pst(胞浆区),GST-CTerm(C-末端)和GST-KI(激酶插入区)成功地在大肠杆菌JM109株表达。初步结果指出:(1)GST-融合蛋白在体外激酶分析中可以作为底物;(2)由PKA导致的磷酸化可能具有生理学意义;(3)mCSF-1R被CKII磷酸化。32P标记GST-CD-Pst的磷酸氨基酸分析证实,mCSF-1R的胞浆区丝氨酸上被磷酸化,已制备抗GST-CTerm,GST-KI和GST-CD-Pst兔抗体。抗血清的筛选通过野生型32D-CSF-1R转染子免疫沉淀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