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4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28篇
化学工业   1091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44篇
建筑科学   155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71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云南化工》2016,(4):1-4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缬草多糖的最佳工艺。以蒸馏水为浸提剂,缬草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进行研究,得到了提取缬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45 min、料液比为1∶25(g/m L)、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3.56%。与常规浸提法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时间短、节省材料、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2.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地笋多糖含量并对其测定条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蒽酮-硫酸试剂在430~800nm扫描地笋多糖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5nm,蒽酮试剂的最佳浓度为4g/L,最佳加热时间为8min,最佳显色时间4min,精密度实验RSD值为2.31%。平均回收率为92.99%,RSD为3.60%。  相似文献   
133.
泡叶藻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娟  林航  高炎  陈立根 《广东化工》2016,(14):18-20
以褐藻泡叶藻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泡叶藻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泡叶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即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25(g/m L),提取次数为2次。同时,初步研究了泡叶藻粗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泡叶藻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4.
文章旨在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松茸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热水浸提法、复合酶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发酵的松茸菌丝体多糖,经纯化后,采用清除DPPH实验以及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多糖在低浓度时抗氧化活性差异较明显,高浓度时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35.
胶质芽孢杆菌对水中Pb2+生物吸附-浮选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胶质芽孢杆菌作吸附剂,探讨了采用生物吸附-浮选法去除水相中Pb2 的可能性,并对生物吸附机理和吸附剂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阳离子型捕收剂对胶质芽孢杆菌有较高的去除率,在pH为3~6的范围内,用十二胺浮选吸附了Pb2 的胶质芽孢杆菌,可获得较好的菌细胞和Pb2 的去除效果.在浮选pH=6.25、十二胺用量为0.375 mol/L时,菌细胞和Pb2 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8%以上.选用Na2CO3作为解吸剂,浓度为1.2 mol/L、pH=4.75时,对吸附Pb2 后的胶质芽孢杆菌的解吸效果可以达到100%.动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胶质芽孢杆菌的自然等电点为2.39,吸附Pb2 后变为2.83,菌细胞与Pb2 的吸附过程主要与细胞多糖成分有关,吸附过程主要是静电吸引;吸附了Pb2 的菌细胞用十二胺浮选后等电点增至2.94,十二胺对菌细胞的浮选与细胞表面的酰胺基团和缔合-OH有关,吸附过程中有静电力、氢键和范德华力参与.  相似文献   
136.
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对硅酸盐矿物的浸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德四  张贤珍  张强 《矿冶工程》2006,26(3):27-29,34
研究发现,硅酸盐细菌JXF菌株在含有石英粉的培养基中能合成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等各种代谢产物并分泌释放到发酵液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4种有机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含量逐渐降低,说明细菌又以它们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在菌种的不同发酵期,合成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在无氮或含石英粉的培养基中,有利于细菌大量合成多糖类物质。摇瓶试验表明,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均具有破坏高岭石晶格结构的能力而释放出其中的铝、硅,原因是这些有机物具有络合矿物中各种金属离子的有机基团并有一定的酸溶作用。试验还表明,各种代谢产物在浸出硅酸盐矿物中具有协同作用,三者的混合物的浸矿效果明显好于它们各自对矿物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7.
以火龙果茎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结构特征和对护手霜特性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火龙果茎多糖,选择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组成及硫酸-咔唑法测定糖醛酸含量,并评价火龙果茎多糖对护手霜特性(如抗氧化能力、保湿性能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火龙果茎多糖含量为(346.88±9.05) mg/g,主要是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中以半乳糖含量最高(70.89±0.38) mg/g,各单糖摩尔比为0.13∶1.27∶1.31∶0.31∶0.19∶3.94∶1.02;火龙果茎多糖中糖醛酸含量为38.76%±1.99%。在抗氧化能力和保湿性能试验中证实,火龙果茎多糖能有效增强护手霜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保湿性能;在流变学性质分析中,火龙果茎多糖的添加不会改变护手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8.
《应用化工》2022,(3):479-481
用水煎煮法提取白术、牡蛎、蝉蜕、料姜石的总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醇沉浓度对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60 min,醇沉浓度50%。在此条件下,提取液总多糖含量为12.88 mg/m L。  相似文献   
139.
《应用化工》2022,(10):2165-2168
用水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了TCA法、Sevag法和鞣酸法3种脱蛋白方法对黄芪多糖提取液脱蛋白效果的影响,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多糖。结果显示,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下用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60 min/次,料液比为1∶10 g/mL,提取率达3. 570%;鞣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 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芪多糖的工艺为:处理100 mL浓度1. 8 mg/mL的黄芪粗多糖溶液时,采用4 BV,50%乙醇为洗脱剂,以1 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可获得纯度为65. 07%的黄芪多糖。  相似文献   
140.
采用超声提取黄秋葵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5∶1 mL/g,超声时间18 min,提取温度62℃,超声功率395 W。在此条件下,黄秋葵多糖的提取率(6.94±0.062 4)%。黄秋葵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值为2 690.8μ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_(50)值为1 999.8μg/mL,对Fe(3+)有较好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