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23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 监测2015~2017年间某地区部分学校采购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情况, 及时排除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从某地区163所学校抽取干制蔬菜、干制食用菌和藻类、粉丝类、腐竹类、食糖、食用淀粉、香辛料7类样品共计847份, 检测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 820份符合中国卫生标准, 合格率达96.81%。7类食品中食糖、粉丝粉条和香辛料类样品结果均合格, 干制蔬菜、干制的食用菌和藻类、淀粉和腐竹类存在超标样本, 其中二氧化硫残留超标最严重的是干制蔬菜中的黄花菜, 超标率达33.31%; 其次是干制的食用菌和藻类中的银耳, 超标率达20.00%, 最后是淀粉和腐竹, 超标率分别为7.43%和1.33%。对二氧化硫超标的食品已及时与学校沟通并做出风险预警, 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结论 学校食堂所采购的食品中, 黄花菜、银耳中二氧化硫超标严重, 淀粉和腐竹中二氧化硫也存在超标情况, 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32.
银耳莲子汁饮料加工技术及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子、银耳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保健品。以银耳、莲子为主要原料研制的营养饮料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为了获得风味和口感良好,营养丰富及状态稳定的银耳莲子汁饮料,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定、稳定性试验对银耳莲子汁饮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配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柠檬酸0.7‰、D-异抗坏血酸钠1‰、EDTA0.6‰的护色液护色效果最好,能有效控制生产过程酶促褐变及美拉德反应;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卡拉胶0.09%、结冷胶0.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7%、蔗糖酯0.08%;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银耳莲子汁的最佳配方为:莲子3%,银耳0.6%,白糖和冰糖6%,复合稳定剂0.26%,pH为6.0;按上述工艺和配方生产的银耳莲子汁饮料口感、风味最佳,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3.
以亚甲基蓝为例,用银耳粉末作为吸附剂,对有机染料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pH值、吸附时间以及银耳投入量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银耳吸附废水中亚甲基蓝过程符合假二阶动力学模型。在25℃、亚甲基蓝起始浓度0.1 mmol/L以及吸附剂浓度8 mg/mL的条件下,吸附1 h,吸附率为93.44%。  相似文献   
34.
银耳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辉 《食品科学》1994,15(5):72-73
银耳果汁饮料的研制陈辉河北轻化工学院轻工系0500181引言银耳果汁饮料是从腐生性真菌──银耳的子实体为主要原料,配以鲜果汁制成的保健饮料。银耳作为食疗佳品在祖国医学史上早有记载。银耳性味甘、平,具有强精补肾,清热润肺,养阴生津,降火润肠,补脑强心和...  相似文献   
35.
香菇柄系列产品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勇毅 《食品科学》1988,9(9):62-64
<正>近几年来,由于科技药推广和普及,食用菌种植栽培有了新的突破。继蘑菇,银耳生产的大发展之后、香菇的人工栽培脱颖而出。据文献报道,菇柄与菇盖一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富含大量的可食纤维,对人体起着极有利的作用。尤其在食品日益精化的今日,菇柄不愧为可食  相似文献   
36.
银耳、百合和乳粉为原料,研究开发银耳百合复合乳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银耳百合复合乳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银耳汁液、百合汁液、复原乳和白砂糖的添加量分别为质量分数30%、25%、20%、5.0%时,所得到的银耳百合复合乳饮料品质最优;在以上产品中添加质量分数0.03%的黄原胶时,产品稳定性最好。研制的银耳百合复合乳饮料均匀一致无沉淀,无分层,色泽呈乳白色,味道可口,清爽细腻,营养丰富,具有百合、银耳、乳相协调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37.
双耳果肉饮料是以高黄酮含量黑木耳和银耳为主要原料,以感官鉴定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原辅料的用量。结果表明,当黑木耳添加量为0.4%,银耳添加量为0.6%,白砂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7%,蜂蜜添加量为4%,复合胶黏剂(F添加量0.25%,G添加量为0.07%,H添加量为0.15%),其余补充蒸馏水至100%,可制得口味最佳的双耳颗粒饮料。产品呈无色透明,悬浮状态,质地均匀,有蜂蜜的自然香气,口感清凉,微甜。本研究解决了颗粒悬浮不均的技术问题,为其进一步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该研究采用过热蒸汽联合低温对银耳进行干燥,考察过热蒸汽温度(110、115、120、125、130 ℃)、转换时间(9、15、21、27、33 min)和低温温度(40、45、50、55、60 ℃)对银耳干燥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6 种曲线模型对过热蒸汽阶段进行拟合和6 种常用干燥数学模型对低温干燥阶段进行拟合,建立银耳过热蒸汽联合低温干燥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过热蒸汽温度和低温温度对银耳干燥过程均有影响,但低温温度对干燥过程影响较大,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银耳在联合干燥过程中经历升速、恒速和降速阶段,在过热蒸汽干燥过程,升速阶段非常短,主要经历恒速干燥阶段;在低温干燥过程全程为降速干燥阶段。在过热蒸汽干燥阶段,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过热蒸汽温度升高而增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介于4.966×10-8 m2/s ~8.836×10-8 m2/s,干燥活化能为35.625 kJ/mol;在低温干燥过程,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低温温度升高而增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介于3.213×10-8 m2/s ~6.718×10-8 m2/s,干燥活化能为34.836 kJ/mol。通过模型拟合发现,三次多项式模型可较好地描述银耳过热蒸汽干燥过程;Logeriyhmic 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银耳在低温阶段的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39.
银耳子实体中因含有大量的多糖和蛋白质,严重干扰其基因组DNA的提取。本实验建立一种银耳干品(子实体)中DNA的提取方法,利用此法可直接以银耳干品为材料提取DNA,不需芽孢分离和菌丝培养步骤,而且DNA产量高、质量好,可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RAPD)DNA分析。RAPD分析的结果显示,本实验所选取的银耳样品间存在DNA多态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当前食品分析检测中直接以银耳干品为材料进行DNA提取及品种鉴别等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40.
温度对银耳胞外酶活力及营养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对银耳栽培过程中生长发育各阶段的7种胞外酶活力和银耳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2种数据分析方法,探讨各胞外酶平均酶活力与银耳品质的关系,揭示各胞外酶对银耳品质的相对重要性,为银耳工厂化高质、高产栽培提供可靠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种胞外酶活力变化规律相似,不同胞外酶活力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对比研究发现,在栽培温度(23.0±0.5)℃时,成熟银耳的干生物学效率、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7个温度组中最高,分别为35.67%、21.51%和8.53%。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测胞外酶的平均酶活力(除羧甲基纤维素酶外)与干生物学效率和多糖含量呈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与7种胞外酶平均酶活力均呈正相关性;进一步通径分析发现,蛋白酶是影响银耳营养品质的关键胞外酶。综上所述,在栽培温度(23.0±0.5)℃时,基质中主要胞外酶具有高活力,银耳的营养品质最高,可将此温度作为银耳工厂化栽培的指导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