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445篇
电工技术   11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09篇
化学工业   285篇
金属工艺   43篇
机械仪表   62篇
建筑科学   263篇
矿业工程   175篇
能源动力   82篇
轻工业   284篇
水利工程   128篇
石油天然气   2332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4篇
冶金工业   69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1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Within framework of the continual fracture mechanics, we describe the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cattered microdamage accumulation kinetics in metallic materials under elastoplastic loading conditions in case of plane stressed state. Automatized experimental stand and the respective investigation technique are discussed. The stand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the UMé-10T electromechanic test machine. State-of-the-art computer technologies and microprocessing hardware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stand automation. We present the technique of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f damage accumulation kinetics in metallic structural materials under complex elastoplastic loading conditions with account of two different fracture (cleavage and shear) processes, which technique is based on measuring the specific electric resistance of the specime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roblemy Prochnosti, No. 1, pp. 128–137, January–February, 2006.  相似文献   
32.
根据2002年SEG年会部分论文编译而成,包括解释技术和压力预测技术。概要性地介绍了偏移成像技术;新属性技术;自动地震相分析技术;油气检测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和2种实用的压力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33.
The Compass-D tokamak is being planned to move from UKAEA Culham (England) be and reinstalled in IPP Prague (Czech Republic). An overview of Compass-D energetics is described in short. The new power sources have to be designed. Alternative solutions of power sourc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gnitrons and mechanical breakers can be replaced by modern high-power semiconductors. With respect to the need of accumulated energy, new technologies of energy storage - supercapacitors and high-speed flywheels, not applied up to now in similar fusion projects, are characterized i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ones - capacitors and big motor-flywheel generators. It is shown that these technologies enhance possibilities in arrangement of power supplies for tokamaks as well as for other high-power demanding experiments with pulse length from fraction to tens of seconds.  相似文献   
34.
大庆长垣以东古隆起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由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分布特征,指出安达—肇州和朝阳沟—肇东古隆起是天然气运移指向和聚集的有利场所。造成安达—肇州古隆起上天然气显示好于朝阳沟—肇东古隆起上天然气显示,前者已获得了大量工业气流,而后者仅见少量气流或显示。但由于天然气在供气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和运移条件上的差异,造成安达—肇州古隆起本身天然气显示也存在差异,昌德构造、卫星—升平构造和汪家屯构造天然气显示好于模范屯—肇州西构造天然气显示。  相似文献   
35.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不同的流体(如油、气、水)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由此可依据流体低势区来预测新的油气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36.
遵义后坝奥陶系红花园组油苗岩石轻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遵义后坝奥陶系红花园组生物碎屑灰岩中发现油苗和沥青,经过气/源岩、沥青/源岩对比,震旦、寒武及奥陶系产层轻烃C6+7结构组成基本一致,奥陶系含油苗灰岩轻烃星图与震旦系泥岩、寒武系沥青砂岩星图较为相似,显示红花园组油苗主要来源于震旦系和下古生界过成熟或高成熟海相烃源岩,油气经历了较长距离的运移,得以在奥陶系中保存下来。这对评价该地区油气前景有重要意义,预示着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含油气组合,存在以O1h古风化壳储集层为目的层的勘探领域。在兴文—叙永一线以西地区现今下古生界储盖组合保存良好,在适当的构造圈闭中可形成油气藏。志留系和二叠系产层轻烃C6+7与震旦系、寒武系及奥陶系等产层轻烃C6+7明显有别,星图对比性差,表征它们之间成烃母质或沉积环境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37.
库弗腊盆地是在稳定结晶基底上形成的大型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油气地质评价认为,该盆地发育始寒武系一自垩系的浅海相与河流相交互沉积,依据钻井、露头、孢粉组合可将其沉积序列划分为8套地层单元。推测盆地存在3套烃源岩:始寒武系泥岩、奥陶系泥岩、志留系Tanezzuft组泥岩,其中Tanezzuft组泥岩是盆地最有可能的烃源岩。库弗腊盆地可能存在奥陶系一志留系和始寒武系两套成藏组合,盆地模拟结果表明盆地的两个沉积中心(uri槽和Kalanshiyu槽)的烃源岩已达到生油窗范围,是否存在有效烃源岩是决定该盆地油气潜力的主要因素和油气勘探的最大地质风险所在。图4参18  相似文献   
38.
多沙河流中的水厂取水口,枯水期经常存在淤沙,影响抽水。以往的治理方法多是采用丁坝群束水冲沙,但坝田淤高有碍行洪,对城市防洪不利.南区水厂采用潜坝方案,兼顾防洪.通航等要求,缩小治理范围,用十分简易的方法获得成功,且投资更省,值得在类似工程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9.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高勘探程度区进一步挖潜的领域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了40年的勘探,目前已进入了高勘探程度区.油气聚集的复杂规律表明,渤海湾盆地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以第三系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的勘探精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必须将以古生界、中生界和中上元古界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作为今后挖潜的重要领域.渤海湾盆地任何层系都可能形成和聚集油气,因此仍有多种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尚待进一步认识和发现.  相似文献   
40.
针对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误差传播特性问题,推导出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通过特征值判据证明了误差方程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合理的十六次序转位方案,建立了研究误差传播特性的方法,分别仿真了初始对准误差角、陀螺常值漂移、陀螺安装误差、陀螺标度因数误差4种因素对导航误差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误差因素大小均与导航误差大小成线性关系,并且满足叠加性;4种误差因素会引起导航姿态、导航速度、导航纬度的常值误差和振荡误差,但不会引起积累误差;陀螺标度因数误差会引起导航经度误差的积累和发散。最后提出了减小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导航误差的措施,对设计双轴旋转惯导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