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74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55篇
化学工业   603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2359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12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桑叶天然染料的萃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实验法及单因子实验法,有效地萃取桑叶染液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发现桑叶的水萃取液和盐酸萃取液的光吸收曲线相似。桑叶天然染料萃取的最大影响因子是萃取剂的种类,有效的萃取剂在本试验中是氢氧化钠,其萃取液的色浓度、光密度值大,氢氧化钠最佳浓度为20%。三种萃取液的光稳定性和抗还原性能均较好,其中H2O和HCl萃取液的抗氧化性能较弱,而NaOH萃取液的稳定性则较好,并且均可在一定的条件下保存几天,因此一次萃取一定量的桑叶染液可供给几天染色用,减少了提取桑叶染液的次数,节约了时间、劳力及能耗,有利于桑叶染料实用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2.
王晓斌  石昭祥 《计算机仿真》2005,22(12):297-299
信号调制样式识别广泛应用于软件无线电和通信信号的侦察与检测,其中基于决策论的识别方法是实际应用中的主要方法。信号特征提取是识别过程的关键部分。信号的瞬时相位特征与其它特征相比最容易受噪声影响。相位插补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因弱信号段而产生的相位信息缺失的问题。为了不丢弃弱信号段,软件上可以使用外推的方法根据非弱信号段相位推导出弱信号段的相位值,并插入到缺失的相位信息中。文中对OOK(通断键控)信号在表示符号零时无相位值的问题,应用相位插补技术加以解决并给出了仿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3.
益母草提取液真空膜蒸馏浓缩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真空膜蒸馏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常温条件下的浓缩分离,特别适合于热敏性中药。本文研究了影响益母草真空膜蒸馏过程的基本影响因素,并分析了浓差极化和温差极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益母草有效成分基本没有损失,蒸馏通量随原料的温度和流速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4.
基于Java和Oracle数据库的航空飞行电报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飞行电报是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监测的重要数据源,电报中包含了航空飞行的关键数据信息,介绍了一种基于Java和Oracle数据库的航空飞行电报数据提取和数据加载的方法,并对其性能优化,避免数据冗余的特点作了重点描述。  相似文献   
55.
一种基于树结构的Web数据自动抽取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一种基于树结构的自动从HTML页面中抽取数据的方法.在HTML页面的树形结构之上,提出了基于语义块的HTML页面结构模型:HTML页面中的数据值主要存在于语义块中,不同的HTML页面的主要区别在于语义块的区别.基于语义块的结构模型,自动抽取通过4个步骤完成:通过HTML页面比较发现语义块;区分语义块中数据值的角色;推导数据模式和推导抽取规则.在实际HTML页面上的实验已经证明,这种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正确率,同时,随着文档的增大,方法也能够保证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56.
正交法优选中药材苏木水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木中总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索氏和超声两种提取工艺,利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三个因素的影响,并对苏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为苏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索氏提取2次,每次4.5h;超声提取法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均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超声提取3次,每次1.5h。因此,两种工艺均可应用于水作溶剂的苏木提取,且索氏提取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7.
柚皮提取物不同级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柚皮资源的精细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弱极性的DM130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对柚皮提取物进行梯度洗脱,得到5种洗脱级分。采用二苯代苦肼自由基法和硫氰酸铁盐比色法对该5种级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5种洗脱级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亚油酸过氧化活性,其作用大小依次为:水级分、20%乙醇级分、40%乙醇级分、60%乙醇级分和80%乙醇级分,5种洗脱级分的抗氢化活性均高干柚皮苷,但均低于二丁基羟基甲苯。柚皮提取物不同洗脱级分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8.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paracetamol from date (Phoenix dactylifera L., var. Mech-Degla) fruit tablets enriched and non-enriched with freeze-dried olive leaf extract (OLE) were studied. For this, two types of tablets (T) were obtained by direct compression: (1) T1 from P1-powder blend, containing 60% date powder (DP) and 40% paracetamol, and (2) T2 from P2-powder blend, containing 57% DP, 40% paracetamol, and 3% OLE. The release of paracetamol was studied in phosphate buffer (pH?6.8) and HCl solution (0.1N). Additionally, the oleuropein released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ase of T2-tablets. Based on obtained results, P1- and P2-powder blends showed acceptable flow properties in terms of Hausner’s ratio (1.30, in the case of P2) and angle of repose for both P1 (31 degrees) and P2 (33 degrees). Dissolution study showed that the released paracetamol achieved 80% after 70?min, whereas the oleuropein release was almost complete after 30?mi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eppas model described correctly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both paracetamol (R2=?0.99) and oleuropein (R2=?0.89) whatever the applied dissolution medium.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OLE in T2-tablets enhanced their microbiological shelf-life.  相似文献   
59.
Petit Verdot vineyards were treated at veraison with a commercial aqueous French oak ex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if the extract’s volatile components can be transferred to grapes and then to wines. Three different formulations (25% (one application), 25% (four applications) and 100%) were tested, together with an eugenol and guaiacol standard solution to better follow their behaviour. The volatile compounds of treated grapes and their wines after alcoholic and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and after 8 months were analysed by 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SBSE-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pes stored the volatile compounds mainly as non-volatile precursors, and some of these were released after winemaking. In the case of wines, it wa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the control versus the ones from vineyard treatments. The different oak extract applications were evident only after alcoholic fermentation sampling, making it very interesting for young wines.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