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98篇
  免费   6436篇
  国内免费   4408篇
电工技术   419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363篇
化学工业   12106篇
金属工艺   5133篇
机械仪表   5228篇
建筑科学   7762篇
矿业工程   1180篇
能源动力   4615篇
轻工业   6878篇
水利工程   758篇
石油天然气   2718篇
武器工业   807篇
无线电   72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201篇
冶金工业   2898篇
原子能技术   729篇
自动化技术   6903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1205篇
  2022年   2193篇
  2021年   2664篇
  2020年   2759篇
  2019年   2360篇
  2018年   2270篇
  2017年   2761篇
  2016年   2838篇
  2015年   2878篇
  2014年   4370篇
  2013年   4527篇
  2012年   5287篇
  2011年   5792篇
  2010年   4281篇
  2009年   4409篇
  2008年   3873篇
  2007年   4983篇
  2006年   4353篇
  2005年   3677篇
  2004年   3125篇
  2003年   2600篇
  2002年   2136篇
  2001年   1875篇
  2000年   1516篇
  1999年   1228篇
  1998年   974篇
  1997年   805篇
  1996年   716篇
  1995年   568篇
  1994年   490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52篇
  1964年   28篇
  1963年   29篇
  1961年   22篇
  1959年   23篇
  1955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An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simple criteria, guidelines and models for the preliminary sizing of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SF)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is approach eliminates time-consuming calculations and iterations by providing graphical solutions for wetland system sizing.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for th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new 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ology is checked with data from existing systems and is found to be quite satisfactory. This methodology is combined with simple equations predicting the maximum wetland capacity in summer, so as to assist designers in sizing installations in tourist areas with increased summer population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is methodolog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of the area requirements for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s and various design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The results provide a useful overview to engineers and further simplify the design methodology of new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相似文献   
112.
掺Er Al2O3光波导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介绍了掺ErAl2O3光波导薄膜的四种典型制备方法的研究结果。比较铒的发光环境和发光特性,分析了影响光致发光强度和寿命的条件和因素。不同工艺制得的Er∶Al2O3薄膜,膜内成分、膜的晶相、掺杂浓度等对Er3 的发光特性均有影响。退火对发光特性及材料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114.
使用光强标定的发射光谱(AOES)测量了CHF3/C6H6混合气体的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放电等离子体中基团的分布状态。实验发现随着CHF3流量的增加,成膜基团CF、CF2、CH等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刻蚀基团F的密度也会增加,从而使得a—C:F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同时红外吸收谱(IR)分析表明,在高CHF3流量下沉积的a—C:F薄膜中含有更高的C—F键成分。可见在a—C:F薄膜的制备中CHF3/(CHF3 C6H6)流量比是重要的控制参量。  相似文献   
115.
提出了在碱性抛光液中铝薄膜化学机械抛光的机理模型,对抛光液的pH值、磨料、氧化剂浓度对过程参数的影响做了一些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面粗糙度的铝薄膜所需的最优化CMP过程参数:硅溶胶粒径为15~20nm,pH值为10.8~11.2,氧化剂浓度为2.5%~3%。  相似文献   
116.
高抗挤厚壁套管的性能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辉 《石油矿场机械》2006,35(3):101-103
中原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套管强度不够,无法抵抗盐膏层段的巨大外挤力。开发了TP130TT型高抗挤厚壁套管,其强度能很好地抵抗盐膏层巨大外挤力。实验室试验表明,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现场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中原油田盐膏层段套管强度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7.
合成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曹润  赵玉中  王毅 《弹性体》2003,13(5):21-23
采用负离子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丁苯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活化剂、偶合剂、终止剂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有限状态的全周期序列混沌映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有限长度的数字计算机中,混沌迭代序列是一个有限周期序列,其相关性能远远低于理想序列。基于skew tent映射,提出一种离散化的有限状态混沌映射,它允许精确的数值计算,没有舍入误差,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映射能产生全周期长度的序列。仿真实验表明,归一化的序列平均周期对计算机精度不敏感,生成的二进制序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119.
用溶胶-凝胶技术在Bi(100)衬底上制备了单层和渐变型多层的BaxSr(1-X)TiO3薄膜,其膜层组分分别为:Ba0.7Sr0.3TiO3,Ba0.8Sr0.2TiO,Ba0.9Sr0.1TiO3,BaTiO3,对生长制备出的多层BaxSr(1-X)TiO3薄膜进行了变角度椭偏光谱测量,通过椭偏光谱解谱分析研究,首次得到了BaxSr(1-X)TiO3多层膜结构不同膜层的膜厚和光学常数,其结果显示:椭偏光谱分析得到的不同膜层的膜厚与卢瑟福背向散射测量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渐变型多层膜中BaTiO3薄膜的折射率比单层BaTiO3薄膜折射率大许多,与体BaTiO3的折射率相接近,这说明渐变型多层膜中BaTiO3薄膜的光学性质与体材料的光学性质接近。  相似文献   
120.
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满足高温油藏和深井酸化作业残酸返排的需要,通过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复配研究,得到了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其性能评价结果表明,HC2—1具有使用浓度低、表面活性高的特点,在20%的HCI溶液中,当其浓度为50mg/L时,表面张力为20.7mN/m;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在180℃下恒温48h,HC2—1仍保持较高的表面活性;具有良好的耐盐能力,加有HC2—1的20%HCl溶液和CaCO3反应至HCl完全消耗,整个反应过程体系无新相生成且表面张力基本不变;可增大酸液体系的润湿角,进一步降低毛细管阻力,使酸液返排率由46%提高到97%,在促进酸液返排的同时与原油不发生乳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