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0篇
  免费   2762篇
  国内免费   1054篇
电工技术   276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226篇
化学工业   2283篇
金属工艺   547篇
机械仪表   1021篇
建筑科学   692篇
矿业工程   75篇
能源动力   854篇
轻工业   980篇
水利工程   155篇
石油天然气   147篇
武器工业   126篇
无线电   18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41篇
冶金工业   68篇
原子能技术   130篇
自动化技术   282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743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781篇
  2016年   750篇
  2015年   750篇
  2014年   954篇
  2013年   1061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1164篇
  2010年   851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846篇
  2007年   922篇
  2006年   760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paper formulates and studies a model of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nd coupling delays. Based on the hybrid control and Lyapunov function, the stability and robust H control of such networks with impulsive and switching effects, which have not been studied before, are addressed with some criteria derived.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2.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impulsive control systems with quantized input and output signals. To study the problem, the notions of quasi‐invariant sets and attracting sets for impulsive systems with quantization are introduced first, and then applied to the control design. Hybrid quantized control schemes are proposed to stabilize the considered impulsive linear or nonlinear systems via either input or output feedback.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given to show the principl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sign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and Sons Asia Pte Ltd and Chinese Automatic Control Society  相似文献   
83.
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浮选pH值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晖  杜金芳  陈青 《控制工程》2012,19(3):416-419
矿物浮选过程中,矿浆pH值作为影响浮选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现浮选过程监视及优化控制的一个重要参量。目前的pH值测定仪存在交叉污染、测量滞后等问题,难以获得实时准确的pH值。为使浮选运行在最优状态,在泡沫图像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混合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主元分析(PCA)方法对提取的多个图像特征进行降维,然后采用自适应遗传混合神经网络(AGA-HNN)建立pH值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浮选现场,预测结果能够实时跟踪实际值,根据预测值实时调整工况条件,改善了浮选效果,提高了浮选效率。  相似文献   
84.
朱金涛    辛业春 《陕西电力》2021,(3):1-11,94
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应用前景广阔,采用各种高精度高效率仿真技术对柔性直流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运行特性研究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实时数字仿真、物理动模仿真和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是常用的系统仿真研究方法。总结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及核心装备;分别介绍三种仿真方法,从基本理论与算法原理、实现方式和柔直装备建模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总结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最后,对柔性高压直流输电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几点可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5.
针对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放电电流过大导致的电池容量衰减问题,构建了由锂离子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和多端口DC/DC变换器构成的全主动式混合储能系统,其中电流环控制器和电压环控制器分别控制输出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结合超级电容SOC、整车需求功率和车速情况,根据建立的45条模糊控制规则,模糊逻辑控制器调节锂离子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功率,在车辆峰值功率需求较高时避免了高频电流波动对动力电池寿命的影响。同时在功率需求较低时,动力电池给超级电容充电。在HWFET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主动式双能量源混合储能系统和基于模糊逻辑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有效保护锂离子动力电池免受大电流波动影响,从而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提出适用于装配式大跨度组合框架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梁节点. 为了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受力机理,对2个足尺中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2个试件分别采用混合梁端型钢翼缘削弱式(RBS)节点以及梁端普通型钢节点. 对2个节点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延性以及混合梁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对梁端型钢翼缘的削弱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试件在翼缘削弱区形成塑性铰,避免梁端焊缝的脆性破坏. 相比型钢未经处理的节点,翼缘削弱节点展现出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梁底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会影响节点的耗能能力,在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其配筋率,以防止过早出现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  相似文献   
87.
为了减少海上集装箱货物运输中风浪造成的损坏,提出刚柔混合驱动主动式波浪补偿并联机构. 基于刚柔混合并联机构的动定平台的矩阵旋转原理和几何封闭法建立位置逆解数学模型;利用空间几何原理构建机构位置正解数学模型;利用求导法则对位置逆解进行求导,建立速度雅可比矩阵与加速度的二阶影响矩阵;基于绳子是柔性变形体推导出系统刚度矩阵,探究影响系统刚度的因素和增加系统刚度的原则. 利用数值模拟仿真对运动学和系统刚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位置正逆解的输入输出误差不超过实际误差的2.25%;发现理论仿真曲线和样机仿真曲线较吻合,误差不超过7.4%,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刚度矩阵发现刚度影响因素对系统刚度的影响规律. 通过对绳驱动刚柔混合驱动波浪补偿并联机构的实验验证,发现该机构的补偿效果均高于90%. 证明研究结果为刚柔混合主动式波浪补偿并联机构的运动和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8.
滕文华 《电焊机》2007,37(2):50-52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由于引孤产生的高频干扰了激光器的控制系统,造成了激光和电弧不能实现复合焊接.通过分析研究高频引弧对焊接电源和激光器的干扰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消除了高频干扰问题,成功实现了激光和电弧之间的复合焊接.  相似文献   
89.
对LF6铝合金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工艺试验,分析研究了焊接速度、激光焦点位置、钨极与激光束之间的距离、焊接电流对焊缝质量(熔深、熔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0.
针对货物装载地和运送目的地均已确定情况下的车辆装载问题,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求解的数学模型,并对基本遗传算法的各个算子针对问题的特点提出了改进方法,同时引入启发式策略,形成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各个算子都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解的最优性为目标,同时种群大小是动态变化的,以求在保证群体多样性的同时加快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求解此类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