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43篇
  免费   6944篇
  国内免费   3540篇
电工技术   2800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6034篇
化学工业   21019篇
金属工艺   7677篇
机械仪表   5279篇
建筑科学   4956篇
矿业工程   3377篇
能源动力   1875篇
轻工业   8458篇
水利工程   1321篇
石油天然气   3803篇
武器工业   691篇
无线电   35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10篇
冶金工业   6850篇
原子能技术   537篇
自动化技术   8561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901篇
  2022年   1833篇
  2021年   2279篇
  2020年   2458篇
  2019年   1894篇
  2018年   1651篇
  2017年   2138篇
  2016年   2598篇
  2015年   2771篇
  2014年   4953篇
  2013年   5185篇
  2012年   6201篇
  2011年   6513篇
  2010年   4773篇
  2009年   4900篇
  2008年   4182篇
  2007年   5610篇
  2006年   5362篇
  2005年   4655篇
  2004年   3996篇
  2003年   3585篇
  2002年   3097篇
  2001年   2619篇
  2000年   2165篇
  1999年   1794篇
  1998年   1360篇
  1997年   1056篇
  1996年   965篇
  1995年   753篇
  1994年   628篇
  1993年   407篇
  1992年   366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8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亚麻织物无醛免烫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多元羧酸聚合型无醛免烫整理剂处理亚麻织物,确立了整理剂、催化剂、添加剂用量等最佳工艺条件,整理后亚麻织物的免烫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2.
聚氨酯胶粘剂在苯板夹心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聚氨酯胶粘剂在彩钢板/聚苯乙烯夹心板生产中的应用、采用双组分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夹心板的工艺。对胶粘剂配制中原料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采用由聚醚、水、催化剂等配成的混合物为A组分,多异氰酸酯作为B组分,制成的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固化速度快、成本低、实用效果好等优点,滴胶和抹胶的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可满足夹心板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3.
对己二腈工业反应器提出了两釜串联带回流的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模型的级间返混系数 f=6的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工业反应器中物料组分浓度变化和气、液两相的流动特性;指出了现工业反应器的鼓泡中和段体积偏小是造成己二酸浓度偏高的关键;提出了可以通过增加串连一个鼓泡预反应段的改造方案,能有效地降低己二酸的浓度,从7%降至4%左右,从而能较好地减缓腐蚀和结焦。  相似文献   
104.
Modeling ion implantation of HgCdT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on implantation of boron is used to create n on p photodiodes in vacancy-doped 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 (MC.T). The junction is formed by Hg interstitials from the implant damage region diffusing into the MC.T and annihilating Hg vacancies. The resultant doping profile is n+/n-/p, where the n+ region is near the surface and roughly coincides with the implant damage, the n- region is where Hg vacancies have been annihilated revealing a residual grown-in donor, and the p region remains doped by Hg vacancy double acceptors. We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a new process modeling tool for simulating junction formation in MC.T by ion implantation. The interstitial source in the damage region is represented by stored interstitials whose distribution depends on the implant dose. These interstitials are released into the bulk at a constant, user defined rate. Once released, they diffuse away from the damage region and annihilate any Hg vacancies they encounter.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results of simulations using this tool and show how it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effects of variations in process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implant dos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doping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05.
LDD方法在提高电路工作电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莹  王纪民 《微电子学》1997,27(1):37-42
研究了利用轻掺杂漏结构来制作高电源电压器件的工艺方法。分析了LDD结构参数对器件击穿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对N^-区的注入剂量,长度及引入的串联电阻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6.
NMOS器件两次沟道注入杂质分布和阈电压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纪民  蒋志 《微电子学》1997,27(2):121-124
分别考虑了深浅两次沟道区注入杂质在氧化扩散过程中对表面浓度的贡献。对两次注入杂质的扩散分别提取了扩散系数的氧化增强系数、氧化衰减系数和有效杂地系数,给出了表面浓度与工艺参数之间的模拟关系式,以峰值浓度为强反型条件计算了开启电压,文章还给出了开启电压、氧化条件、不同注入组合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NH3-H2O系统Gibbs自由能、熵、焓和汽液相平衡的热力学模型为基础,用松弛法进行了无水氨精馏塔的模拟计算。改变无水氨采出比、回流比(直汽量)和进料板位置均影响蒸馏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根据中小规模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的特点,提出了生产工艺程序在过程控制器中应具有的一般形式,并详细分析如何使小型过程控制器具有编辑这种工艺程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9.
实体造型中的几何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体造型是一个基于约束的过程,完成从功能约束到几何约束、再到代数约束的转化而得到实体模型。本文讨论了几何约束的层次性及其表示,并且对几何约束同设计意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CSG/GCG/B-rep的模型表示。  相似文献   
110.
Work system improvements are implemented in variou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o prevent problems caused by human errors. However, they are almost always applied to problems which have already occurred. This paper examines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latent human errors existing within the work systems beforehand. A procedure for applying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to this identification problem was defined based on over 1000 empirical errors: a work system decomposition criterion and fundamental error modes for listing latent human errors, and then applied to three pract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n order to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