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70篇
化学工业   831篇
金属工艺   11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8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6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透水材料是海绵城市发展新方向,而力学性能差成为固废基透水材料应用的难点之一。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类用铁尾矿砂作为骨料,环氧树脂作为胶凝材料的聚合物透水材料,研究了环氧树脂含量对透水材料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纳米SiO2、TiO2、Al2O3和硅烷偶联剂KH-560等有机-无机材料对透水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6%时,可以得到兼顾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透水材料,抗压、抗折强度和透水速率分别为17.5 MPa、5.3 MPa和1.12 mm/s;同时,当纳米SiO2、TiO2、Al2O3的添加量分别为环氧树脂的3%、4%、4%(质量分数)时,对透水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分别为33.1%、30.5%、28.6%,其原因是纳米粒子在透水材料受压过程中会吸收树脂基体中的部分能量,抑制或消除树脂中微裂纹的扩散;当硅烷偶联剂KH-560的添加量为环氧树脂的0.9%(质量分数)时,透水材料的强度可提升36.5%。SEM和FTIR分析表明,硅烷偶联剂KH-560对改善铁尾矿砂与环氧树脂界面具有显著作用。该研究对研发高性能的固废基透水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采用钛酸丁酯及硅酸乙酯及硅烷偶联剂对全氟磺酸离子膜进行了表面改性,制备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复合膜,测定了不同温度时膜的阻抗电导率σ。实验结果表明,在-30℃及90℃时,复合膜的阻抗电导率σ分别为9.04×10-7S·cm-1及1.24×10-5S·cm-1,随着温度的升高,膜的阻抗电导率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53.
采用玄武岩短纤维(BF)增强硅橡胶,制备了BF/硅橡胶复合材料,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的种类、BF用量以及硫化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用KH 550对BF进行表面处理,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以Si 69处理的材料;当BF用量为20份时,BF/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硫化条件为10 MPa×175℃×25 min;用KH 550处理BF,BF与硅橡胶的相容性比用Si 69处理的好。  相似文献   
54.
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被用于对二乙基次膦酸铝粉体阻燃剂的表面改性。经该法改性的二乙基次膦酸铝粉体的吸水率被明显降低,在PBT中的相容性被提高,并且在PBT中的分散度也得到提高。该改性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该阻燃剂时粉体易团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以硅烷偶联剂KH570为改性剂、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助剂,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和乳化剂用量对纳米SiO2亲油化度和平均粒径以及SiO2水溶液外观和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用量:KH570占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9%,SDS则为3%。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改性纳米SiO2及其丙烯酸–聚氨酯(SPUA)复合膜进行了表征,与工业品丙烯酸–聚氨酯乳液(PUA)进行对比,测试了涂膜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KH570发生了化学接枝键合;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径更小,分布更窄,在乳液中的分散性更好;SPUA涂膜的附着力、冲击强度和柔韧性与工业PUA产品相当,但硬度更高,吸水率降低。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国内外硅烷偶联剂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简述了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指出了硅烷偶联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国外电缆材料的研究及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外电线电缆材料应用中 ,开发研究新型的稳定剂、阻燃剂、交联剂和基体材料等四个方面的发展和应用趋势 ,指出我国应及早研究和对策 ,以适应于国内外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采用格氏反应一步法制备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介绍了反应机理、合成工艺及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The current review focuses on the relevance and practical benefit of interpolymer radical coupling methods. The latter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nd constitute a perfectly complementary macromolecular engineering toolbox to the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s (CRP). Indeed, all structures formed by CRP are likely to be prone to radical coupling reactions, which multiply the available synthetic possibilities. Basically, the coupling systems can be divided in two main categories. The first one, including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coupling (ATRC), silane radical atom abstraction (SRAA) and cobalt-mediated radical coupling (CMRC), relies on the recombination of macroradicals produced from a dormant species. The second one, including atom transfer nitroxide radical coupling (ATNRC), single electron transfer nitroxide radical coupling (SETNRC), enhanced spin capturing polymerization (ESCP) and nitrone/nitroso mediated radical coupling (NMRC), makes use of a radical scavenger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jugation of the polymer chains. More than a compilation of macromolecular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 the present review additionally aims to emphasize the particularities, synthetic potential and present limitations of each system.  相似文献   
60.
徐远志 《云南冶金》2012,41(3):75-79
对在线高纯多晶硅生产制备技术——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法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概述,比较了两种在线技术的优缺点,对两种在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