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6篇
  免费   1231篇
  国内免费   1192篇
电工技术   2568篇
综合类   3637篇
化学工业   1540篇
金属工艺   1143篇
机械仪表   2367篇
建筑科学   1136篇
矿业工程   1297篇
能源动力   884篇
轻工业   857篇
水利工程   2831篇
石油天然气   2293篇
武器工业   512篇
无线电   12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70篇
冶金工业   1521篇
原子能技术   151篇
自动化技术   2004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1028篇
  2010年   984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542篇
  2007年   1543篇
  2006年   1177篇
  2005年   1198篇
  2004年   1388篇
  2003年   1782篇
  2002年   1206篇
  2001年   1270篇
  2000年   929篇
  1999年   776篇
  1998年   726篇
  1997年   741篇
  1996年   719篇
  1995年   679篇
  1994年   561篇
  1993年   442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337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取内蒙古乌海某选煤厂煤样,在小筛分试验基础上,采用方开泰的22水平5因素设计表对各粒度级配比煤样进行浮选试验。根据精煤产率、灰分、可燃体回收率、浮选完善指标对浮选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不同粒度级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对精煤产率、精煤灰分进行建模,预测了最佳浮选效果时的煤泥粒度组成。  相似文献   
12.
谭博仁  李龙祥  王勇  齐涛 《化工进展》2020,39(6):2284-2293
萃取塔因生产能力大、占地面积小、密闭性好等优点,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和环境工程等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萃取塔近些年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传统萃取塔(脉冲萃取塔、转盘塔与Kühni塔等)的水力学、轴向扩散与传质模型的发展,分析比较了表面张力、传质方向、放大效应等因素对模型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萃取塔中单液滴、单相流模拟、液-液两相流模拟、外加能量模拟、与群体平衡模型(PBM)耦合模拟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国内外设计开发的新型萃取塔,包括改变传统塔的内构件和引入多种外场能量等方式来强化相间传质。研究表明,将先进实验研究方法、准确经验模型和可靠理论计算相结合,将会是萃取塔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泥浆失水规律的室内试验分析以厦对注水泥顶替过程中水泥浆失水桥堵套管与井眼间隙问题的研究,建立了顶替过程中滤失层不发生水泥浆失水而桥堵环形空间的临界失水量计算模型,提出了调配水泥浆失水性能和确定合理套管井眼间隙的具体方法,对注水泥现场施工和井身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研制天然气水合物一维开采实验模拟系统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开采实验模拟系统。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模拟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及分解过程,可以对现有的开采技术进行系统的模拟评价。较之一维开采模拟系统,该系统采用更加先进的手段测量多孔介质中气、液、固(水合物)的含量及分布,并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水合物地层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大多数气藏属于裂缝孔隙型气藏,气藏非均质性强.经典的径向均质复合试井解释模型与气藏实际情况不相符,解释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出现抵触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多区双重孔隙介质复合地层模型,求得了该模型的拉氏空间解,分析了其典型的压力动态特征,并对影响因素可能对曲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石化企业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原料供应量、装置加工能力、物料平衡和价格等情况.建芷反映企业生产情况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分别阐述了模型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的自动生成的方法,并给出了模型文件的存储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油气井完井产能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气田东部浅层气藏常用的几种完井方式,建立了该地区完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其数学模型的准确可行性,并为出砂井和非出砂井的完井方式提供了选择依据:对于出砂井,砾石裸眼充填完井方式是最理想的完井方式;对于非出砂井,实际裸眼完井的产能最大。得出的结论对该地区直井完井方式的选择,完井参数优化设计以及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的逐步形成,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市场正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开始显现,而风险评价模型是其基础工作之一。文章在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区域市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对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区域市场风险评价的模型,并以各区域市场的用气量占全国总用气量的比重为权重,建立起完整的市场风险评价模型,可为评价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市场整体市场风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华北油田水驱开发晚期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改建大型地下储气库,对保障京、津、冀等地区安全、平稳供气,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前期对华北任11井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但没有解决工作气量、气垫气量优化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国外含水层储气库注采运行的经验,在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提出了描述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预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随油气界面下移,气库能达到的最大工作气量和相应气垫气量。通过实例求解得出注气增压系数对工作气量及其在库容量中所占的比例影响较大。随着注气增压系数的增大,工作气量及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气库效率随之提高,因此,提高注气增压系数是提高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储气库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燃气管网动态仿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昭  张甫仁  朱强 《天然气工业》2006,26(4):105-108
研究和了解燃气在管道中的流动,是进行燃气管网系统优化和提高管网输运系统安全性的前提和基础。以流体力学三大守恒方程为基础,建立了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的燃气管网稳态和动态仿真理论模型。以有限差分法为基础,得到了上述模型的求解方法,并加入了耗散项,提高了求解方法的稳定性。通过增加初始点和延长出口点的方法,简化了模型的求解。通过在北京六环天然气管网中的初步应用,分别得到了与实际值综合相对误差为1.21%和2.62%的压力和流量仿真值,从而验证了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