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6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92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往往数量多、种类繁杂、专业技术性强,较一般民事诉讼更为复杂。知识产权审判除了要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外,还要适用专利法、商标法和着作权法等法律、司法解释关于知识产权证据制度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22.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认定规则规定得比较原则,在体现民事诉讼价值方面显得不够明晰,设立具体可行、完整科学的认证规则确有必要。可从完善、增加证据能力的认定规则,缩减证据证明力的认定规则入手,设计和构建民事认证制度,对民事诉讼的程序制度不断加以完善,大力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和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3.
我国1991年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需要修订,有必要建立释明权制度。为实现平等保护当事人公正诉讼的权利,实现实质正义,应强调适当行使释明权是法官的义务。在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法官都有行使释明权的义务。对释明权行使的阶段、范围和方式等宜做细化的规定,以防止法官恣意介入诉讼,同时利于法官适当行使释明权,减少法官的隐性负担。  相似文献   
124.
处分原则是各国民事诉讼法中一项具有重要地位的基本原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享有的处分权也作了具体的规定,其设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私法”主体的各项民事权利得以自由行使。从我国处分权的立法现状、国内外相关立法的比较及其存在的缺陷与受到的限制等方面来逐步分析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所享有的处分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该权利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5.
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目前在我国尚处于一种理论界百花齐放,立法上零敲碎打,实务中摸石头过河的初级发展状态.民事诉讼目的论,是在明确诉讼目的之含义和作用的基础上,对民事诉讼的结构安排、制度设计和体系构建进行思考的理论,是诉讼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是国家确立诉讼体制和进行诉讼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目的论这一灵魂工具的视角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展开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能够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指明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6.
规避执行是指,负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当事人,或与案外人串通,采取表面合法的手段或者利用法律的漏洞,转移、隐匿财产,或者对法院执行设置障碍,制造无履行能力的假象,躲避法院强制执行。它是一种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生的貌似“合法”的逃避履行债务的不诚信行为。规避执行有五个方面法律特征:1.主体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人,有案外人参与的,还包括该案外人}2.目的是逃避履行债务;3.行为方式主有下落不明;转移、隐匿财产;滥用诉讼程序;在财产上设立权利负担等,4.行为特点是不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是利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法律漏洞,带有“合法”的假象;5.行为后果是损害债权人的债权。  相似文献   
127.
白梅  司雪侠 《电子测试》2013,(8X):202-203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当代教育革新的一个关键方式。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的应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多媒体进行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教学观念是要展现以教为主的形式向教学互动过渡、以讲为核心对信息查询的多样化改变、以课堂为中心向课堂和网络无限空间相结合的改变以及以书本为主向书本与多媒体并重的转变。而且,一定要完善多媒体教学的评价系统,强化教师对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并且还要为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的课件提供更好的设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8.
中国早期的民事审判,采取灵活的程序和开放的形式。春秋战国后,以成文法典为主,多种法律形式并存,法典中刑事法律制度详尽,民事法律制度粗疏,民事诉讼制度更是寥寥无几。民事实体法主要表现为礼仪、风俗,民事程序法仍然保留了诉讼习惯形式。民事诉讼习惯不仅反映制度生成的具体环境和条件,而且通过实证的视角,展现了制度运行的细节及其作用、功能和价值。民事诉讼习惯是包括官府和当事人在内的所有诉讼主体必须遵循的规范,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差异,表现出了多样性和灵活性,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9.
吕游  齐晓君 《影像技术》2007,(4):56-56,59
利用银行监控录像成功解决一起民事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30.
在拖延两年半后,16日上午,自称是旋盖手机发明专利人的朱占新,再次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对MOTOV80手机侵权的民事诉讼。[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