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丹江口水利枢纽修建运行后,形成清水下泄,作为冲积型河流的下游河道将失去原有平衡。河流为了适应新的水文情势必重新建立平衡。自丹江口水库运行以来,下游河道的水沙变化,使泥沙运动和河道形态进行了新的调整。由清水下泄而引发的冲刷、下切、崩岸等河流造床活动,导致形成了新的抗冲层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河床坡降、过水断面等水力因素,使河槽的挟沙能力减低,以适应急剧减少的上游来沙量,使河道建立起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92.
河道冲淤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河道冲淤计算的3种常用方法:沙量平衡法、同水位断面比较法、同流量水位比较法进行剖析,以期有助于针对不同情况,判断各种方法优劣及其计算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3.
以张红武、赵连军等人的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公式、悬沙平均粒径与中值粒径沿垂线分布公式及泥沙级配计算公式为基础,提出了悬移质泥沙分组合沙量沿垂线分布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计算的悬移质分组合沙量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4.
韦红敏  焦留振 《治淮》2005,(3):13-13
河道非法采沙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严厉打击,地方政府尽管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新闻媒体也积极配合及时报道,但收效却不很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从造成非法采沙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法规,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5.
济宁北部矿区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梦虹  吴侃 《金属矿山》2016,45(5):158-162
济宁北部矿区属于高潜水位矿区,传统的土地复垦方法耕地恢复率较低,同时该矿区地属平原,复垦时不能提供充足的充填土料。针对传统复垦方法的不足,考虑到济宁北部矿区毗邻黄河,引水取沙十分方便,提出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煤矿产量估计不同时段沉陷面积和容积,进而测算不同时段复垦需沙量和引水量。再根据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工艺确定优化原则,包括管道布设优化原则、复垦顺序优化原则、提高管道输沙效率和输沙能力原则。根据优化原则,选择合适的管网铺设形式降低复垦成本;根据煤矿开采情况,选择沉陷稳定区域优先开采,避免重复复垦;选择合适的采沙输沙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管道管径、管材、不淤流速、最佳输水含沙量,以有效提高管道输沙能力、泥沙输送效率。优化成果可为实际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探讨了不同计算时段对黄河下游灌溉引沙量计算值的影响,认为用日含沙量计算,更接近实际引沙量,并能减少一些高含沙洪水期间不引灌的影响,但计算结果偏大。由此看出,灌溉引走了水,但引沙量并不是很大,而且加重了下游河道淤积。因此应提倡节水型灌溉,最大限度地减少引黄水量。  相似文献   
97.
98.
针对不同降雨强度对农业水土保持方面的减流量和减沙量的影响以及对防止水土流失的影响,开展3个等级降雨下的坡地产流量和产沙量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平均产流量随之增大;随着坡地坡度的增大,平均产流量增加越明显;平整坡地较等高掏挖、机械助耕、人工耕作3种措施的平均产流量最显著;(2)降雨强度增大,平均产沙量先减小再增大,在降雨强度100mm/h时,平均产沙量最低;(3)人工耕作的减流效益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4)等高掏挖的减沙效益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水土保持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