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91篇
  免费   5314篇
  国内免费   2128篇
电工技术   23299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5541篇
化学工业   5808篇
金属工艺   3043篇
机械仪表   3158篇
建筑科学   26567篇
矿业工程   4795篇
能源动力   1948篇
轻工业   6357篇
水利工程   13866篇
石油天然气   2339篇
武器工业   142篇
无线电   80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07篇
冶金工业   3056篇
原子能技术   368篇
自动化技术   9039篇
  2024年   674篇
  2023年   2554篇
  2022年   2288篇
  2021年   2895篇
  2020年   2902篇
  2019年   3378篇
  2018年   1338篇
  2017年   2037篇
  2016年   2589篇
  2015年   3709篇
  2014年   8540篇
  2013年   7144篇
  2012年   7786篇
  2011年   7962篇
  2010年   7078篇
  2009年   7676篇
  2008年   7744篇
  2007年   6345篇
  2006年   5661篇
  2005年   5486篇
  2004年   4419篇
  2003年   4205篇
  2002年   3076篇
  2001年   2542篇
  2000年   2238篇
  1999年   1663篇
  1998年   1410篇
  1997年   1200篇
  1996年   969篇
  1995年   917篇
  1994年   751篇
  1993年   767篇
  1992年   674篇
  1991年   654篇
  1990年   559篇
  1989年   51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原有的数据库版权保护技术因其精度不高、应用面窄等问题已经不能更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数据库版权保护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在实际研究中,总会受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使零水印技术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双重零水印数据版权保护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能更好满足数据库版权保护需求。本文主要从令水印数据库概况、对双重零水印数据库版权保护进行分析、构建零水印模型并对其进行检测等方面出发,对双重零水印数据库版权保护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992.
传统位置隐私脱敏技术容易遭受背景知识攻击和单点攻击,造成用户位置隐私泄露,危及其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假位置选择的位置隐私脱敏算法DLPD(dummy location privacy desensitization)。首先,通过衡量位置敏感程度、实行偏移优化、过滤位置查询概率来构造假位置候选集;其次,改善位置分布筛选假位置;最终,构造安全匿名集实现位置隐私脱敏。实验证明,该算法增强了隐私保护强度,提高了隐私保护的有效性,同时,降低了开销,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3.
车联网是一种通过在车辆、行人、路边单元等通信实体之间构建一个网络拓扑来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服务的网络,车联网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交通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但由于车联网具有移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容易遭受攻击。在众多的威胁中,车联网用户的隐私泄露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车联网的隐私保护被研究者广泛关注。针对车联网的隐私保护问题展开研究,根据车联网的体系结构总结出车联网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性质,并对现有的车联网攻击模型加以分析;通过对近些年车联网隐私保护方案的调查总结对现有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加以归类,然后将车联网的隐私保护研究依照保护对象分为三类,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对现有研究的看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94.
为分析和探究黄河流域用水结构的变化特征,科学支撑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用水结构生态位及其熵值模型,分析了流域及流域内主要省区用水结构演变趋势和特征,并与发达国家用水特征作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农业用水生态位(0.7~0.78)最大但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工业用水生态位(0.12~0.15)次之且变化趋势为波动且有所下降,生活用水生态位(0.06~0.08)与城镇公共及生态用水生态位(0.03~0.09)相对较少但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各省区的生态位熵值差异较大,表明流域及各省区间用水结构差异较大。统计年间宁夏、内蒙古及山东的农业用水占有率高于全流域,陕西、山西、河南及甘肃的工业用水占有率高于全流域,各省区城镇公共及生态用水的占有率变化剧烈,陕西、山西及河南的生活用水占有率高于全流域。相较于黄河流域,美国的工业用水(0.42~0.52)在用水结构中的优势更加突出,农业用水(0.31~0.44)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两个区域生活用水在用水结构中的地位相对其他的用水类型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济南创新谷小刘河山区河流段为研究区域,提出一种竹材式柔性锚固框架生态护岸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稳定性模拟分析,旨在确定新型竹材生态护岸所能发挥最佳锚固作用的合适工况。研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强度折减计算,将竹筋模拟为"锚固杆"的部件作用于边坡,模拟不同的坡角、土质类型对于边坡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新型竹材护岸锚固框架结构可有效地对粉质黏土边坡和黄棕壤土边坡进行锚固。随着坡度的增加,竹筋深层锚固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安全稳定性能得到了稳定的提升。其中60°边坡锚固后效果最佳,两种土质边坡的塑性应变与位移均减小近100%。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决普遍采用单方水资源价值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缺陷,以及探索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定量化计算新方法,采用水力学方法将河道生态基流从径流量中分离出来,并确定河道生态基流对应水面面积,进而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和并探索分析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宝鸡段的丰水年、平水年以及枯水年的年平均河道生态基流量分别为5.82 m~3/s、3.59 m~3/s和2.76 m~3/s。近21 a来,该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该价值多年平均值为5.61亿元,单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为6.27元/m~3,单方价值与价值总量变化趋势相反。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总体呈倒"V"字型,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比非汛期大,单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与之相反。通过相同区域以及相近区域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成果以及价值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证明研究成果较为合理。该方法可为河道生态基流合理保障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黄河流域出现冰川冻土退化、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上游暖湿化、中下游暖干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产生深远影响;未来黄河流域气温将持续升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干旱缺水的气候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使得流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态安全风险。面对当前的各种生态问题以及未来生态安全风险挑战,采取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适应性措施十分迫切,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研究,提升气候变化风险管理能力;在上游加强黄河水源涵养保护,中游强化荒漠与水土流失治理,下游强化黄河水资源和湿地生态保护;多部门联合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安全挑战,确保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98.
正永定河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廊道,在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十六字"治水思路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认真剖析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的难题,以永定河水量调度"强监管"为主调,着力实现"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目标,建设幸福永定河,支撑流域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999.
张野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4):34-35,47
通过对2017年和2018年浑太流域各水库的生态供水资料分析,提出了浑太河流域生态供水联合调度方案,对于指导干旱年份浑太流域水库的生态供水的联合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研究该流域各主要河段(浑河,太子河)的最低生态需水量及其水库联合运营方案确定生态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顺利开展城市河道污染整治工程,有效控制河道底泥引发的二次污染,研究河道底泥污染特征并分析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台州安溶泾河道底泥检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聚类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底泥重金属含量、污染状况、空间分布、生态风险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Pb、Cd这4种重金属污染严重;从流域上看,主要污染区域为安溶泾上游段、2条支流段和支流与干流交汇处;从河道纵剖面上看,随着底泥深度的增加,超标重金属浓度普遍降低;Cu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严重,且在安溶泾上游段源头、2条支流及支流与干流交汇处底泥Cd和Cu的受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综合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