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90篇
  免费   1122篇
  国内免费   610篇
电工技术   324篇
综合类   2325篇
化学工业   15184篇
金属工艺   405篇
机械仪表   322篇
建筑科学   2252篇
矿业工程   1409篇
能源动力   565篇
轻工业   3822篇
水利工程   1272篇
石油天然气   5586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1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5篇
冶金工业   1526篇
原子能技术   134篇
自动化技术   80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820篇
  2022年   898篇
  2021年   909篇
  2020年   918篇
  2019年   1002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681篇
  2016年   907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2231篇
  2013年   1910篇
  2012年   2137篇
  2011年   2033篇
  2010年   1985篇
  2009年   2044篇
  2008年   2137篇
  2007年   1852篇
  2006年   1582篇
  2005年   1490篇
  2004年   1396篇
  2003年   1208篇
  2002年   1008篇
  2001年   808篇
  2000年   710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513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主要来源以及其相应危害,基于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研究了海藻化工中以氢氧化钙作为钙化剂的新型钙化工艺,使用氢氧化钙+氯化钙作为褐藻酸钠的钙化剂替代传统的单一氯化钙。确定的双钙钙化工艺条件:每升褐藻酸钠胶液(褐藻酸钠质量浓度为2.5 g/L),添加氯化钙溶液29.0 mL(质量分数为5%),添加氢氧化钙溶液13.75 mL(质量分数为5%),复合钙化剂中氯化钙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比为1.19∶1。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型钙化工艺褐藻酸钠的产率未有明显变化,得到的褐藻酸钠粘度稍有降低,粘度由275.1 mPa·s降低至241.3 mPa·s;氯化钙使用量降低40%以上,总钙添加量减少19%。双钙钙化工艺实现了对钙化废水的再利用,废水中钙质量浓度经处理由483 mg/L降到20 mg/L左右,电导率由6.84 mS/cm降至4.28 mS/cm;经脱钙处理的钙化废水回用后对产品褐藻酸钠的产率和粘度没有显著影响。新工艺操作简单,不仅有效减少了钙化废水中离子的引入,同时可以实现低成本地脱钙,脱钙后的废水可以作为冲稀水回收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为海藻化工行业的减排提供了一条新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36.
在Fe-As(Ⅲ)-Cu(Ⅱ)-H2O体系中, 研究了酸性废水中As(Ⅲ)、Cu(Ⅱ)与金属铁粉的反应行为, 考察了反应过程中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结果表明, As(Ⅲ)和Cu(Ⅱ)离子被Fe还原为单质As和Cu后, As、Cu进一步结合成Cu5As2等金属间化合物, 从而促进As(Ⅲ)沉淀反应的发生, 且无AsH3生成。在反应时间40min、铁粉过量系数1.2、溶液初始pH=0.0、温度40 ℃、Cu/As摩尔比1.0条件下, 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分别为0、20.7%和79.3%, 沉砷率为79.3%。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按照碳源优配原则优化分配进水流量,进行多段进水和进水比例可变条件下SBR脱氮效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BR三段进水模式,当进水流量比为3∶2∶1时,系统脱氮效果最佳,此时NH4+-N、TN去除率分别为80.5%、67.4%。采用碳源优配原则对实际高氮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提标改造,最终出水TN和NH4+-N均能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8—2012)的间接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