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39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李秀文  朱博章 《人民长江》2010,41(19):60-63
利用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100在长江口水域进行了大范围絮凝体测验,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沿程各测站絮凝体粒径与体积浓度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在长江口内和口外以及口内和口外之间过渡段分别遵循各自的规律,而且口内各测站体积浓度最低点所对应的絮凝体粒径惊人的相似,皆为5.27μm。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表明,长江口大面积水域最稳定的絮凝体粒径为220μm左右;从絮凝体平均粒径的分布情况来分析,口内较口外具有更大的絮凝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422.
徐六泾站悬移质含沙量比测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长江口徐六泾断面大规模的跨越不同水情的现场测流试验,发现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信号推算垂线平均含沙量,与传统值相比,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5%,且误差呈正态分布。因此,升级现有的徐六泾浮标测流系统(以ADCP取代现有的ADP),可以实现徐六泾断面的在线实时输沙率监测,填补长江口泥沙站网的空白,为长江口相关规划、设计、科研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23.
长江口北支近期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支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征。分析表明:近期北支河床呈累积性淤积。在目前河势条件下,堡镇港以下崇明北沿边滩淤积速度将会加快;随着河宽大幅度缩窄,北支深泓线趋于稳定;为维持北支一定的水深,保障河道一定的航运功能,满足沿江两岸有关县市的引、排水需要,可对进口段进行一定的疏浚,适当增加分流比。  相似文献   
424.
长江口口门湿地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长江口口门四大主要湿地的演变分析,认为该区域湿地近30 a来依然延续着淤涨态势。崇明东滩宽度变窄,长度增加,但淤涨速率减小,东南角涨潮槽有将湿地分裂的不利趋势;横沙东滩受促淤围垦影响较大,沙尾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九段沙和南汇东滩均稳定淤涨。分析表明,为尽可能减少滩涂圈围对湿地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应深入开展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专题研究工作,有效指导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25.
近年来,为改善投资环境,长江口沿江两岸堤内外吹填造地对河道砂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大规模无序、盲目的采砂活动已引起局部河势的不利变化,危及长江口防洪及通航安全。为规范长江口采砂行为,维护长江河口的健康,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采砂活动提供方法。结合近年来编制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长江口采砂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供业内同行及采砂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26.
长江口滨外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大坝的成功截流,必将对流入河口地区的水沙条件有所影响,进而改变河口区悬浮泥沙的基本特性.长江口南岸历来是泥沙堆积区域,对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改变的响应也更敏感.2007年7月份在长江口滨外区三个测量站点分别在大潮和小潮采集了海底表层样,室内利用Malvern2000型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并采用Folk和Ward公式计算粒度特征值,分析了该地区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大小潮情况下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对比,结果表明:调查区内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等细颗粒物质组成为主,从口门往海方向粒度逐渐变小,在靠近河口区沉积物粒度变化大,并对比了不同潮相情况下的粒度特征,对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27.
长江口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有代表性的5种长江口细砂进行级配、压实特征、湿度特征、回弹模量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口细砂粒径较为单一,多在0.075~0.300mm之间,不均匀系数小于5;采用小型试筒重型击实试验可减小击实对周边压实砂粒的扰动,且最大干密度测试结果高于大型试筒;击实曲线呈现多峰特征,含泥量越低,驼峰数越多,对现场施工压实控制更为有利;低填细砂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小,CBR强度和回弹模量与压实度、含泥量相关性显著,能满足设计要求,且经100万次加载后无显著衰减.  相似文献   
428.
长江口河工模型试验中的仪器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物理模型试验中配置的上、下游潮汐及旋转流发生和控制系统.简要介绍了系统中配置且自行研制的水位仪、地形仪、流速仪和测沙仪及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29.
介绍了长江口河床演变规律主要结构、整治方案及其物理模型(定床及动床)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430.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的三大宝岛之一,它拥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的美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这里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这个与湿地相邻,与白鹭为伴,森林覆盖率高达55%,拥有着得天独厚环境的地方,有着一个能够让蔬菜瓜果享有优渥环境的有机种植基地。她远离都市喧嚣,避免现代环境污染,不受任何侵害,这里就是"嘉仕有机"。嘉仕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是传统种植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