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39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长江口浑浊带近底泥沙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近底边界层四角架系统观测的水沙过程完整资料,对近底悬浮泥沙浓度的变化及其动力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底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过程的特征是多峰性.在一个潮周期内,一般会出现四次明显的悬浮泥沙浓度峰值;2)水体中始终存在一个背景含沙浓度;3)流速的大小并不是决定近底悬浮泥沙浓度大小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潮流加速度、憩流阶段形成的背景泥沙浓度以及床面可供起动的泥沙量同样起重要的作用;4)泥沙浓度变化和动力的响应关系可以归为四类:第一类正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第一类负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第二类负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减小而增大)和第二类正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减小而减小).综合分析紊动扩散作用、泥沙的起动和沉降作用及床面泥沙的供应率,对近底层悬浮泥沙浓度和动力响应变化的四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82.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期锦  高敏 《人民长江》2009,40(8):25-30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强度高、作业条件差,特别是滩面物质易发生冲蚀等特点,工程建设难度极大。经不断探索,依靠技术创新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工程大量采用了新型结构,研制开发了一批施工新工艺和大型专用作业船,创造了水运工程建设的高速度,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我国河口治理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对工程的特点、技术创新和工程效果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483.
徐六泾节点及白茆沙河段整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应尽快实施徐六泾节点及白茆沙河段整治工程。自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研究以来,工程河段河势发生了白茆小沙下沙体明显冲刷、白茆沙持续冲刷、白茆沙南水道发展而北水道相对衰退、北支上段进流条件改善等新变化。在最新的河势条件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对新通海沙、白茆小沙、白茆沙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徐六泾节点及白茆沙河段整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4.
青草沙水库建设与长江口综合整治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草沙水源地地处上海市长江口南支下段南北港分流口的下方,青草沙水库的建设与长江口综合整治关系密切.以长江口多年观测资料及青草沙水库工程附近最新现场资料分析为基础,通过河势分析、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等多种技术手段,分析工程区域河势演变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以及水库建设对河势、防洪排涝等方面的影响,评价青草沙水库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5.
为研究在长江口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北支倒灌对南支水域水质的影响,以南支上段受北支倒灌直接影响的东风西沙水域为例,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结合的手段,就北支倒灌对南支水质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北支水域水质条件劣于南支水域;北支倒灌明显影响东风西沙水域水质的时间为大潮期;北支倒灌污水进入东风西沙水域后,在可利用的淡水时段,部分项目的水质类别有所降低,北支倒灌对南支水域的水质有一定影响;鉴于北支倒灌的复杂性,需加强北支倒灌期南支水域与北支同步的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486.
1998-2001年长江口近海鱼类群聚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2001年长江口近海4个航次鱼类拖网调查数据,运用群落生态学分类和排序方法,分析了长江口近海鱼类群聚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后的64个站次的48种长江口近海鱼类分属10目28科,鲈形目种类最多,灯笼鱼目,鲈形目和鲱形目鱼类丰度共占总丰度的 99.81% 。龙头鱼、七星底灯鱼和黄鲫为秋季优势种,银鲳和皮氏叫姑鱼为春季优势种。相同季节年度间的鱼类群聚差异不显著,春季(5月)和秋季(11月)鱼类群聚有明显的季节分化。CCA分析显示:1998-2001年长江口近海鱼类群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深、底层温度、底层溶解氧、表层总磷和pH值。  相似文献   
487.
长江口九段沙近期演变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现场水文、泥沙以及水下地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期九段沙的冲淤演变过程、机理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九段沙总体呈现“长高不长大”的变化特点,即0m以上高滩淤涨明显,而2m和5m中低滩面变化不大。九段沙的淤高使得南导堤的挡沙功能减弱,一定的风浪条件下九段沙滩面相对较高浓度的含沙水体涨潮越堤进入北槽中段,增加了近期北槽航道回淤的泥沙来源。  相似文献   
488.
489.
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 ,采用坐标变换、有限差分、交替隐式求解、动边界处理等方法 ,建立了边界拟合网格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 .应用在长江口潮流场的计算中 ,得到了与长江口实测潮位、流速和流向相一致的结果 ,能较好地反映长江口复杂边界和地形下的三维潮流场变化  相似文献   
490.
河口拦门沙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常处在河流入海的咽喉部位,也是河口水沙与河床作用最剧烈的地带,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由于河道变,拦门沙因水浅给河流水运和海运事业的发展以及通海航槽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拦门沙水域特殊的坦化性质,使得其在河口地球化学过程和河口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