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104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020篇
矿业工程   161篇
能源动力   64篇
轻工业   69篇
水利工程   208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51篇
无线电   1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研究竞争环境下截流设施选址与带时间窗的多中心车辆路径问题。首先,在考虑设施覆盖范围衰退的情况下,利用阶梯型效用函数和偏离距离描述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并确定截流设施的需求量;然后,采用基于聚集度的启发式算法对门店进行分类,借助双层规划法,建立门店选址与车辆路径安排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最后,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分析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胡文青 《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79-82,86
本文结合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深圳侧截污工程沉井施工实际,阐述沉井施工过程的步骤、控制和相关措施。沉井挖土下沉是沉井施工中的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因此,在实际下沉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相关沉井施工技术并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了深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安全风险及会发生的相关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23.
"碟形湖"是指鄱阳湖湖盆区内枯水季节显露于洲滩之中的季节性子湖泊,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水文特性、复杂多变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在碟形湖及其周边,湿生与水生植物群落有序分布、季节性演替;静水水域有利于底栖动物和鱼类生长育肥;缓慢下降的水位、逐渐伸展的泥滩为越冬候鸟持续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歇息环境,全湖80%以上的水鸟在碟形湖区域越冬.高低不一、分布广泛的碟形湖群有效地缓解了干旱、洪水灾害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对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强碟形湖保护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严惠珍  丛野 《江西水利科技》2011,37(1):48-49,52
根据国内有关城市河道治理的先进经验,采用了生态护坡技术在江西省宜春市城市防洪工程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5.
空间离群是指非空间属性与其空间邻居显著不同的空间对象。空间数据的特殊性决定了空间离群挖掘需要充分考虑空间数据的特点,才能挖掘出有现实意义的离群。本文对现有主要的空间数据离群挖掘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k-邻域法确定空间邻域的缺点,基于Delaunay三角网在表达空间邻近关系的有效性,通过构建Delaunay三角网确定空间邻域并生成空间权重矩阵,据此提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空间离群挖掘算法DT_SOF,并以实际生态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实验检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低的用户依赖性,能准确挖掘空间离群。  相似文献   
2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各部门的数据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增长,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并管理着数据,异地系统间的异构性使企业和机构间的数据访问存在诸多的不便,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利用效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结合元数据和Web Service技术实现数据共享问题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元数据在数据管理方面的特性和Web Service在分布式计算上的优势,实现共享数据的集中性管理和分布式存储,并对崇明岛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平台的开发建设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内部威胁检测方法.针对隐马尔可夫模型评估问题的解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利用滑动窗口将观测事件序列经过放大处理导致误报率偏高的缺陷,在Windows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系统调用的内部威胁检测原型系统,利用截获Windows Native API的方法,通过程序行为的正常轮廓库来检测程序异常行为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以程序的内在运行状态作为处理对象,正常轮廓库较小,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因P(O|λ)值太小而无法有效区分正常与异常的问题,检测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8.
姜富强  郑扣根 《计算机工程》2011,37(10):291-293
为保证ATM的信息安全,分析Windows上键盘和鼠标设备驱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实现基于过滤驱动的键盘鼠标插入事件授权系统。该授权系统能准确捕捉USB和PS/2接口的键盘鼠标设备的插拔事件,保证新插入的设备在系统授权前处于禁用状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在Windows XP和Windows 7操作系统上高效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分析了独立光伏系统在解决边防及海岛部队供电难题和生态营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独立光伏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能量控制策略的现状和蓄电池分组控制策略,给出了分组原则,研究了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原理。实践证明,分组充放电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延长蓄电池寿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Selecting and conserving lands for biodiversity: The role of remote sens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ajor focus of conservation is on protecting areas to ensure the persiste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Because such areas may be large, not easily accessible, subject to change, and sensitive to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remote sensing can be a valuable tool in establishing and managing protected areas. We describe three case studies to illustrate how remote sensing can contribute to setting priorities for conservation actions,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conservation targets,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In the Connecticut River watershed, remote sensing has been used to assess flood regimes and identify key areas of floodplain forests and their context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At Eglin Air Force Base in Florida, remote sensing has provided information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restore fire to the longleaf pine sandhills ecosystem, control invasive species, and prioritize annual prescribed burns. In eastern US forests, remote sensing is being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 and changes at properties where direct access would be difficult.As the resolution and capacities of remote-sensing technology continue to develop, however, several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remote-sensing data be matched to the relevant scales of biodiversity, major threats, and management actions. Data layers must be compatible, both in scale and in measurement properties, and key patterns must be distinguished from irrelevant detail, especially at the finer scales of application in local management. Combining remote sensing with ground surveys can expand the array of information used in manage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sensing data. Because conservation funds are always limited, remote sensing also must be cost effective. This requires balancing the wealth of detail afforded by ever-finer resolution of remote-sensing data with what is actually needed to implement sound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Remote sensing is a valuable tool, but it is not a panacea for all of the challenges of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