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519篇
电工技术   378篇
综合类   802篇
化学工业   304篇
金属工艺   183篇
机械仪表   183篇
建筑科学   986篇
矿业工程   269篇
能源动力   227篇
轻工业   129篇
水利工程   1063篇
石油天然气   152篇
武器工业   141篇
无线电   2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8篇
冶金工业   121篇
原子能技术   45篇
自动化技术   56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与裂隙诱发入渗密切相关。为了探究裂隙发育对堆积体降雨入渗的影响,以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坡表发育的裂隙现象为出发点,设计了均质堆积体和主-次裂隙堆积体2种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并结合土体中的含水率、基质吸力、湿润锋迁移速度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得出以下结论:裂隙型堆积体在降雨1 h和观测23 h的整个时间段内,其湿润锋迁移变化趋势可归纳为入渗加速→峰值→入渗减速→趋向于0;裂隙的存在为雨水入渗提供了有利的通道,雨水可到达土体深部,形成暂态饱和区,随降雨结束又逐渐消散;降雨在裂隙型发育的堆积体中的入渗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前期完全入渗、裂隙下方强烈入渗、补偿加速入渗及水平侧渗。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滑坡复活机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为划分镇江市降雨场次和分析暴雨特性,基于丹徒站1981—2016年汛期5—10月的逐分钟降雨资料,确定了降雨间隔时间,筛选了暴雨场次,分析了汛期各月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变化特性,解析了不同历时和不同强度暴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镇江市合理的降雨间隔时间为2 h;汛期总暴雨次数呈略微上升的趋势,总暴雨量以每10年43.4 mm的速度增加;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其暴雨次数占汛期总暴雨次数的73.0%,其暴雨量占汛期总暴雨量的73.5%;7月和8月的暴雨量及其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他月份呈减少趋势,暴雨集中度增强;不同历时的暴雨中,一般暴雨占比最大,特短、短暴雨次数增长趋势显著,且特短暴雨的强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强度的暴雨中,弱暴雨占比最大,中、强暴雨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43.
为保证雨量预警指标阈值在有效周期范围内发挥预警作用,通过分析现有雨量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区域临界雨量法-降雨灾害同频率法-R/S分析法的雨量预警指标阈值求解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泰兴市降雨时间序列的分析,对最大日降水量时间序列进行阈值确定、趋势分析,并用指标阈值进行预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雨量预警指标阈值确定结果相较单一模型更为准确,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可为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分维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收集泾河张家山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和该流域长武、环县、崆峒气象站日降雨数据以及NDVI遥感影像,分别选取降水不均匀系数为代表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的指标和NDVI为反映人类活动对流域植被覆盖影响的指标,经过归一化处理后,使用MTALAB软件得出以年为单位的泾河径流过程分维数与该流域降水不均匀系数和NDVI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分维数与降水不均匀系数呈正相关(R=0.5571),而与NDVI呈负相关(R=0.2278)。说明降水年内分配越不均匀,植被覆盖越小,径流过程越复杂,分维数就越大,符合平常认知;泾河流域的降水对径流过程的影响较流域植被覆盖更大。  相似文献   
45.
泾河流域受土壤侵蚀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对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和防治等提供参考依据,根据1957-2017年泾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运用ArcGIS空间插值、小波分析、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及各气象站点的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泾河流域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别占全年的67.80%和52.86%;泾河流域年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为496.83 mm和1 481.24 (MJ·mm)/(hm~2·h),年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未来降雨侵蚀力将延续增加趋势,两者均在1996和2009年出现突变点且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7和17 a;泾河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在空间上均呈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以深圳市光明区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区域SWMM模型,分析不同LID措施及其组合对城市雨洪过程的影响。利用研究区几场典型的降雨径流数据对模型校核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SWM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研究区降雨径流过程,纳什效率系数为0.868,峰值流量相对误差0.186,模型模拟效果较好;LID对径流峰值和总量都有削减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峰现时间,且LID布设面积越大,LID对径流的削减效果越明显;组合布设方案对径流的调控效果优于单独布设方案,单独布设方案中径流量削减效果最好的是透水铺装,峰值流量调控效果最好的是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的径流调控效果在三者中最差。因此,LID布设结构以及布设面积均对城市降雨径流产生影响,合理布设LI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相似文献   
47.
研究某水库蓄水对区域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以期为水库后期建设以及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相关科学依据。通过建立水库试验段气象-地下水监测系统,运用M-K趋势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选用变异系数法分析地下水位的时空间变异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揭示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水库试验段地下水位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丰枯特征,升幅约为0.5~2.0m/a;试验段渗漏量与地下水位变化呈负相关关系,渗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即对东部地下水位的影响大于西部;西部地下水位的主导影响因子为降雨量,东部地下水位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渗漏量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48.
The irrigation in regions of brackish groundwater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results in the rise of the water-table very close to the groundsurface. The salinity of the productive soils is therefore increased. A proper layout of the ditch-drainage system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water table under such conditions are of crucial importanc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undesirable growth of the water-table. In this paper,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the nonlinear Boussinesq equation has been derived to describe the water-table variations in a ditch-drainage system with a random initial condition and transient recharg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solution is discussed with the help of a synthetic example.Notations a lower value of the random variable representing the initial water-table height at the groundwater divide - a+b upper value of the random variable representing the initial water-table height at the groundwater divide - h variable water-table height measured from the base of the aquifer - K hydraulic conductivity - L half width between ditches - m 0 initial water-table height at the groundwater divide - N(t) rate of transient recharge at time t - N 0 initial rate of transient recharge - P N 0/K - S Specific yield - t time of observation - t 0 logarithmic decrement of the recharge function - T Kt/SL - x distance measured from the ditch boundary - X x/L - Y h/L - Y mean of Y - Y Variance of Y  相似文献   
49.
本文提出一种用“整体浇注法”制做三维牙——颌骨光弹性模型的新方法,即用价格便宜的石膏做阴模,先制出与真实牙几何相似的牙光弹性模型和模拟牙周膜的乳胶套,将它们粘接好,然后将其放入颌骨石膏阴模的适当位置,浇入环氧树脂混合液,用“二次固化法”进行固化,即可制成三维牙——颌骨整体光弹性模型。此法能保证模型与实物的严格几何相似和牙周的边界条件相似,使实验精度大大提高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50.
The nonlinear Boussinesq equation is used to understand water table fluctuations in various ditch drainage problems.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this equation with a random initial condition and deterministic boundary conditions, recharge rate and aquifer parameters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dict a transient water table in a ditch-drainage system.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y in the initial condition on the water table are illustrated with the help of a synthetic example. These results would find applications in ditch-drainage design.Notation A / tanh t - a lower value of the random variable representing the initial water table height at the mid point - a+b Upper value of the random variable representing the initial water table height at the midpoint - B tanh t - C 4/ - h variable water table height - h mean of the variable water table height - h m variable water table height at the mid point - h m mean of the variable water table height at the mid point - K hydraulic conductivity - L half spacing between the ditches - m 0 initial water table height at the mid point - N Uniform rate of recharge - S specific yield - t time of observation - x distance measured from the ditch boundary - (4/SL)(NK)1/2 - (L/4)(N/K)1/2 - dummy integral vari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