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9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264篇
电工技术   1291篇
综合类   700篇
化学工业   320篇
金属工艺   227篇
机械仪表   497篇
建筑科学   982篇
矿业工程   681篇
能源动力   302篇
轻工业   275篇
水利工程   550篇
石油天然气   439篇
武器工业   37篇
无线电   2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7篇
冶金工业   348篇
原子能技术   106篇
自动化技术   4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汛限水位静态控制的运行方式下常导致水库汛期不敢蓄水,汛后库水位却常常达不到正常蓄水位,极大地限制了水库兴利效益,造成水资源浪费。以石门水库为例,针对其静态汛限水位运行的现状,分析该运行方式下对水库兴利效益的影响,提出采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方法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际调度中,结合石门水库天气、水文等预报信息,采用预蓄预泄方法,分析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上下限,给出了动态控制的调度策略,并以"20110728"洪水对比了两种调度方式。结果表明:当预报降雨或洪水偏小时,可抬高汛限水位最高至617.5 m,拦蓄洪尾,有效增加水库的蓄水量;当预报降雨或洪水偏大时,可降低汛限水位最低至610.0 m,腾空库容,迎接洪水。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的变化特征,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区,将地下水温度作为典型的灰色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温度、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以及回水井水温之间的关联度分析,获取地下水温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受水源热泵影响时,地下水位埋深是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在水源热泵影响下,地下水温受气温、降水量、地下水位埋深和回水井水温的共同影响:在垂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地下水位埋深,在水平方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气温和地下水位埋深。  相似文献   
53.
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河床形态及调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库调控高含沙洪水是维持黄河下游主槽不萎缩的重要途径。基于黄河下游实测高含沙洪水冲淤特性的分析,按流量大小对高含沙洪水进行了分类,提出了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的分类调控思路及相应的调控指标。大漫滩高含沙洪水,在满足黄河下游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控制洪峰流量大于1.5倍的平滩流量,来沙系数在0.012~0.04 kg·s/m~6范围内。一般高含沙洪水,控制黄河下游洪水流量接近平滩流量,并尽可能控制来沙系数在临界值附近。高含沙小洪水,控制黄河下游洪水流量在2 500 m~3/s以下,洪水沙量小于2亿t。高含沙洪水经过分类调控后,可较大限度地利用滩地淤沙、主槽输沙能力排沙及花园口以上较大的主槽库容滞沙,维持或提高黄河下游主槽过流能力。  相似文献   
54.
焦炉集气管压力专家协调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压力对象相互耦合的实际特点,提出了基于专家系统的集成管压力协调控制方法,使系统在PID控制的基础上,按实际运行状况智能选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5.
影响医疗垃圾热解特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亭  张于峰  邓娜  郭晓娟  魏莉莉 《化工进展》2007,26(12):1783-1789
用TG-DTA差热热重联用分析仪对影响医疗垃圾热解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垃圾种类、升温速率、试样质量、实验终温和保温时间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垃圾种类不同,表现出的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峰温和失重率等反映医疗垃圾热解特性的主要参数不同;升温速率和试样质量对医疗垃圾热解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方面,而对峰温和失重率的影响较小;实验终温和保温时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医疗垃圾的失重率上,即实验终温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医疗垃圾的失重率越高,而对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6.
New copoly(arylether)s containing substituted terphenyl, quinquephenyl, fluorene and anthracene moieties with aromatic 1,3,4-oxadiazole units were prepared and 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are 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Investigation of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revealed that they emit blue and yellow light. Moreover, their photovoltaic response was studied in blends with poly(3-hexylthiophene) (P3HT) as the electron donor. Despite the low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it was shown tha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does take place and the performances are higher than a single layer P3HT device. In addition, an anthracene-fluorene-oxadiazole main chain copolymer (PAFOXD) was also examined in a single layer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gave one of the highest reported open-circuit voltage (Voc) values in the literature (0.89 V). Finally, a detailed morphological study of the blends and the PAFOXD surface using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technique, revealed the effect of solvent selection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s exhibiting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57.
通过分析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探讨了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自动化设计,以期为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针对电厂锅炉主汽温度对象大延迟、大惯性、多种扰动以及非线性、时变性的控制难点,提出带有跟踪微分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串级系统主控制器设计方法,控制器融合衰减因子与滤波抑制测量扰动,自抗扰观测抑制负载扰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9.
在轨道交通电力监控中,根据车站对应电力主接线图上的设备图元和连接线颜色变化来实时监控整个车站内的带电情况.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根据实时变化的电源电压和设备开断状态,动态地对电力主接线图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并计算图中设备图元的带电情况.该方案在国内多条地铁线路的运营实践中均能够实时准确地完成拓扑着色功能.  相似文献   
60.
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存储系统与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性能差距的不断增大,"存储墙"问题日益突出,但传统DRAM器件的集成度已接近极限,能耗问题也已成为瓶颈,如何设计扎实有效的存储架构解决存储墙问题已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近年来,以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为代表的新型存储器件因其高集成度、低功耗的特点而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特别地,相变存储器因其非易失性及字节寻址的特性而同时具备主存和外存的特点,在其影响下,主存和外存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将对未来的存储体系结构带来重大变化.重点讨论了基于PCM构建主存的结构,分析了其构建主存中的写优化技术、磨损均衡技术、硬件纠错技术、坏块重用技术、软件优化等关键问题,然后讨论了PCM在外存储系统的应用研究以及其对外存储体系结构和系统设计带来的影响.最后给出了PCM在存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