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7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电工技术   107篇
综合类   561篇
化学工业   1567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78篇
建筑科学   1359篇
矿业工程   119篇
能源动力   252篇
轻工业   426篇
水利工程   306篇
石油天然气   32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篇
冶金工业   184篇
原子能技术   55篇
自动化技术   1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MBR-SNAD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效能及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考察基于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在SNAD工艺稳定运行的MBR中逐步加入生活污水,同时微调曝气量及HRT等参数,考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物料衡算计算不同阶段反应器内的脱氮路径,同时通过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种群特征.结果表明,MBR-SNAD工艺可以实现生活污水中C、N及SS的同时高效去除,总氮去除负荷达0.65 kg/(m3·d),出水氨氮小于5 mg/L;COD去除率达87%,出水COD小于50 mg/L;浊度去除率达99%,出水浊度在1 NTU以下,SS在10 mg/L以下,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反应器中存在约12%的反硝化脱氮和88%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实现了异养脱氮和自养脱氮的协同合作.好氧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共存于系统内.MBR-SNAD是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宜工艺.  相似文献   
102.
目前废水中COD的处理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找到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且效果好的处理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利用天然藻类中绿藻、硅藻处理不同类型废水,以COD作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绿藻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最高。同时探讨了不同初始浓度的COD、不同种类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清水用量日益紧张、清水配制稀释聚合物带来的弊病日益突出的现状,提出有效利用含油污水配注聚合物技术的研究。通过污水配制聚合物室内实验,利用空压曝氧方式改善水质,分析曝氧量对聚驱污水及深度处理污水所配聚合物黏度的影响,优化最佳曝氧量,为油田污水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深度处理污水最佳曝氧量为5.6mg/L左右,降低的黏损率为4.69%;聚驱污水最佳曝氧量为7.2mg/L左右,降低的黏损率为11.45%,说明该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含油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的黏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2011年广西部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料显示,农村污水处理平均单项工程建设规模107.2 m3/d,单位平均建设投资(含管网建设)0.645 5万元/m3,处理工艺主要为A/O二相生物接触氧化、A/O二相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农村垃圾处理单项工程平均投资33.92万元,多为收集、清运,仅邻近城镇、交通便利区域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存在建设规模偏大、管网建设滞后、渗漏较为严重、运行费用无来源等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5.
MBR-CANON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快速启动及群落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研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在常温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保持进水氨氮不变,采用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策略在限氧条件下快速富集氨氧化菌(AOB),之后减小曝气量并进一步缩短HRT富集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并通过DGGE技术分析不同阶段的种群变化.结果表明:CANON工艺在78 d内成功启动,总氮去除率达80%,总氮去除负荷RNR达0.95 kg·m-3·d-1;将该工艺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实现了COD和氨氮的同时高效去除;微生物群落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运行的反应器中氨氧化细菌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厌氧氨氧化菌为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iensis.MBR-CANON工艺可以有效应用于常温生活污水的脱氮.  相似文献   
106.
混凝滤布过滤-缺氧滤池/生物滴滤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小城镇污水高效、节能、低耗处理,建立混凝滤布过滤-缺氧滤池/生物滴滤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在优选实验装置及材料的基础上,探究各部分工艺最优运行参数. 在研究系统对常规污染物去除的同时,重点分析生物滤池启动过程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基混凝剂投加量为1 mL/L时,混凝-滤布过滤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54%,对TP的去除率达81%,且具有工作周期长、耗能少等特点;生物滤池在水力负荷为15 L/d、硝化液回流比为150%时运行效果最好,可保证系统出水氨氮、CODcr、TP、TN均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7.
对比了二价和三价铁及其复合药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效果,研究了搅拌条件对除磷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混凝后不同形态磷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原始混合液中颗粒态磷、无机溶解态和有机溶解态的磷分别为2.63、0.99、0.28 mg/L。三价铁化学除磷效果最佳,复合药剂次之。当复合混凝剂投加量达到污泥体积0.15%时,TP的去除效率达到最高,之后会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水力剪切过程对化学除磷效果影响较大,随着搅拌速率的提高,混凝效率逐渐提高,转速达到200 rpm时TP去除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8.
分别采用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培养纳豆菌,将其投加到水样中,通过分析水样中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以及CODM n和UV254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纳豆菌对景观水和自配污水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豆菌对景观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86%,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35%,由于景观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纳豆菌有机物降解作用不明显;对有机物含量很高的自配污水,纳豆菌能有效的降解水中有机物,CODM n去除率达51%,同时为反硝化作用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34%.  相似文献   
109.
采用C2R模型和BC2模型对贵州省21座市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显示,贵州省市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有效性不高,只有14%的污水处理厂属DEA有效,67%的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率小于0.700;76%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与产出间不相匹配,属规模效益递减状态;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负荷率和工艺类型成为污水处理厂综合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升级改造的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10.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蒸发器、冷凝器污垢生长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是用污水作冷热源直接进入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进行换热的系统形式,相对于使用中间换热器的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来说,减少了换热损失,但其污垢的生长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性能.以西安某污水处理厂直接式污水源热泵为研究对象,该系统以城镇二级出水为冷热源,在机组换热器清理维护后对其进行了供暖、供冷两个工况的连续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流动形式和温度条件的不同,蒸发器和冷凝器内污垢的生长规律有所不同,作者测试计算得到了二者传热系数随着污垢生长的衰减特性,拟合出了污垢的生长预测模型,可为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